课程大纲

    2022版人力资源(专转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9日 21:46    点击:[]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227B0001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学科必修课

    学分CREDIT

    1

    周数(WEEKS

    8

    学时CONTACT HOURS

    16

    先修课程PRE-COURSE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卢卫林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为学科必修课程,由基本理论、基本功能及OBE理念引导下的实务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概述、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图书文献的检索与利用、期刊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学位论文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搜素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学术论文写作及规范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员工能够掌握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及技能、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员工更好地参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活动。此外,依据学校关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员工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资料检索与写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初步掌握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知识,了解学术类文献信息的特点、分布及检索技巧,充分了解图书馆馆藏传统文献资源及各类电子资源。

    2.逐步培养与提高员工检索、获取、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3.提高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技能,初步具备独立进行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处理的能力,为学术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4.了解我国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常识,初步形成负责任地使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意识与观念,并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深造打好基础。

    5.初步把握学术论文的特征、结构、形式,引导员工把握论文写作的基本环节、基本要求,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6.培养员工学术规范意识,提升学术道德水准,锻炼员工学术思维,提高学术审美水平。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M

    M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M

    M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M

    M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M

    M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H

    H

    H

    H

    H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H

    H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M

    M

    M

    M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第一讲

    文献概述

    课程目标12

    文献的概念、类型、基本特点、存储系统及获取途径

    使员工了解文献的概念、类型、基本特点、存储系统及获取途径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文献的概念、类型、基本特点、存储系统及获取途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二讲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2

    文献信息检索概念、类型、工具、方法、途径、步骤

    使员工了解文献信息检索概念、类型和工具,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概念、类型、工具、方法、途径、步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三讲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目标12

    图书文献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检索途径、获取方式

    使员工了解图书文献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掌握图书文献的检索途径、获取方式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图书文献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检索途径、获取方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四讲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目标12

    期刊论文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检索途径、获取方式

    使员工了解期刊文献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掌握期刊文献的检索途径、获取方式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期刊论文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检索途径、获取方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五讲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目标12

    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检索途径、获取方式

    使员工了解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掌握学位论文的检索途径、获取方式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适用范围、检索途径、获取方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六讲

    搜素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课程目标12

    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网络搜索引擎检索原理、百度高级检索技巧、网上管理类文献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使员工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网络搜索引擎检索原理,掌握百度高级检索技巧、网上管理类文献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网络搜索引擎检索原理、百度高级检索技巧、网上管理类文献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与技巧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七讲

    学术规范

    课程目标12

    版权保护的基本常识、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标

    使员工了解版权保护的基本常识、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标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版权保护的基本常识、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标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第八讲

    学术论文写作

    课程目标12

    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基本要求、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写作注意事项、毕业论文的排版规则与要求

    使员工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基本要求,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注意事项、毕业论文的排版规则与要求

    实验室讲解、训练、强化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基本要求、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写作注意事项、毕业论文的排版规则与要求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方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察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课题研讨情况、课余自习情况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第一讲

    文献概述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课程成绩包括2个部分,分别为出勤40%、课堂表现60%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40%,具体方案为:无故旷课一次扣分10%,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2.课堂表现60%,具体方案为:依据上课座位情况、专注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分五个级别给分,分别是60%55%50%45%40%

    第二讲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第三讲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第四讲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第五讲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第六讲

    搜素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第七讲

    学术规范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第八讲

    学术论文写作

    课程目标12

    课堂提问交流

    检查训练实效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2.主要参考书

     

                  制订人:卢卫林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Z004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管理学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必修课

    学分CREDIT

    3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48

    先修课程PRE-COURSE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王曼曼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入门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综合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它对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理论指导作用。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管理的基本内涵、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决策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以及创新职能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同时要求员工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同时,要求员工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能够进行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求员工反复体会管理理论与操作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具备管理意识、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从而获得个人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基本内容、基本原理、管理方法、管理体系等基础知识,建立对管理的科学认知;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理论派别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各种理论派别的观点,熟悉中西方管理思想及其特征,厘清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路径;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明确决策的定义与类型,学会在不同的决策环境下运用基本的决策方法制定决策;掌握不同的决策风格类型及其特点,使员工明白做决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谨慎决策;同时在熟悉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掌握战略计划的制定过程,具备战略计划制定能力和决策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组织机构的概念、形式、设计原则、设计路径,明确不同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和缺点。理解组织人员配置的实质,掌握人员配备的内容、原则、方法,能够根据组织实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调整;

    5.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经典领导的主要观点,理解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培养员工的组织领导能力;理解激励的本质,能对如何调节和引导人的行为发表不同观点,掌握不同人性假设下的不同激励方法;同时能够掌握沟通的相关理论,掌握冲突管理的策略,培养员工一定的沟通技巧。

    6.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控制的内涵、原则,理解不同的控制类型及其优缺点,掌握控制的过程。

       7.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理解创新的本质,掌握创新管理过程,理解创新与维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备一定的组织创新和研发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H

    M

    M

    H

    M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L

    L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L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H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H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H

    M

    M

    M

    M

    M

    H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绪论

    课程目标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学习意义与方法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对管理学有初步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等;

    2.员工经过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管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敬业、诚信、友善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要求员工进行分组,自我管理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作为团队成员的每位员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业及团队合作精神、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课堂笔记、诚信考试等方面对员工进行严格要求。解决新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的迷茫和懈怠,调高员工学习兴趣和自律意识。

    1.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1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管理活动的全球化、信心化、市场化背景等;

    2.员工经过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工具;熟悉管理的概念和管理的本质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习近平总书记之国执政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员工总结管理概念时提出:现代管理大到国家治理,小到班级管理、企业管理,其理论基础是相通的,引入习总书记的治国执政理论,就是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务实、求真、战略、担当、共事、为民、大国意识。从企业管理层面讲就是要紧密联系当下形势,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发展等环境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精华,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不断进行探索。引导员工不断了解国家政策和国家发展现状。作为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作为当代青年员工,应情系国家,树立报国的爱国情怀,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同时融入青年责任担当的思政元素,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在全球化介绍中引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会在国际贸易中,利用自身优势,以保护环境、食品安全等为理由,采用相应的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外贸产品出口,通过时政实例引导员工就我国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维护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利益,全面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竞争力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员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课程目标12

    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流派、当代管理理论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科层组织理论等内容;

    2.员工经过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内容;了解组织趋同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四个自信元素。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法治。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讲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核心精髓: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通过知识点讲解,使员工了解我国历史与文化及古代中国人智慧,引导员工从国学中学习东方管理智慧,提高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讲解,强化四个自信。培养员工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自信等。讲授管理理论时,突出法治对企业发展起着引领、规范和推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员工对于依法治国理念的理解。同时,可借助人物故事等,展开员工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提高员工道德修养。

    3.决策与决策过程

    课程目标13

    决策及其任务、决策的类型与特征、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决策的概念、决策与计划的关系、决策的功能;了解决策的分类和特征;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掌握决策的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和准则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优秀组织管理经验进课堂。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在讲决策时,强调实践是一种稀缺资源。在有限的工作或生活是建立,要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轻重缓急。员工通过课堂讨论,结合大员工活,分享其在生活、学习中具体是如何配置时间的。比较时间效率、通过讨论使员工懂得珍惜时间等稀缺资源,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强调目标的重要性,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大员工活。讲决策过程时: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决策为例,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方位审视和再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的奋斗历程与发展走向。

    4.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课程目标13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决策方法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组织环境的分类,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理性决策、行为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内涵;重点掌握决策方法等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创造精神、大胆探索、不甘落后、奋勇争先。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带着员工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在企业发展机遇分析时,需要更多地去了解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内容,增强员工的爱国情怀、创造精神等。用SWOT分析法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提高员工自我认知,避免随波逐流和生活盲目性。激发员工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品质。

    5.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课程目标13

    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决策追踪与调整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计划的本质、类型、作用和编制过程;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熟练掌握目标管理、PDCA循环、预算管理等计划方法;掌握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内涵、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爱国、自由、民主、团结、梦想、奋斗;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在介绍目标这个知识点时,结合十九大报告,分析中国奋斗目标的确定--“两个一百年,结合中国一带一路,分析计划的特征和本质。也可以结合国家重大计划案例,如经济计划,国家规划,使员工了解国情,提高社会责任感。

    结合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有目的的引导员工,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如通过你有没有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你有没有大学的学习计划”“你有没有人生规划等问题引导员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同时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角度向员工讲明,计划对于大员工涯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员工对自己大学学习生活进行思考和规划,进而制定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达到引导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解放员工思想,让其培养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6.组织设计

    课程目标14

    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组织结构、组织整合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掌握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原则等;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重点掌握组织结构的概念、形式和演变趋势;掌握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整合、层级整合、直线与参谋整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5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英雄情怀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在组织的纵向设计--权责设计时,引入党的组织管理经验,如三湾改编、九龙治水,十九大国家调整等案例,强调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员工了解党史,培养员工积极探索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课堂讨论:绘制学校的组织结构图并提出改进建议。

    7.人员配备

    课程目标14

    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人员选聘、人事考核、人员的培训与发展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重点掌握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的技巧与方法;具备一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方案设计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在招聘,面试的教学环节中,围绕责任担当精神,分层设计与讨论,多种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启发员工。如在模拟器也招聘中,通过分析著名的跨国公司的选人理念,如微软,欧莱雅,福特等,模拟招聘场景,引导员工注重品德操行的考核,求职动机,个人价值观,团队协助意识,抗挫折能力,责任担当意识是核心品质,员工经过教学,实践模拟,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探索求职正真正心态的方式,技巧,特别是血色会难过在招聘会现场感受体会中谈及个人找工作的困惑,分享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以工匠精神为例,引发员工思考企业中,员工绩效考核和培训的重心,从而提高个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

    8.领导的一般理论

    课程目标15

    领导的内涵与特征、领导与领导者、领导与被领导者、领导与情境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权力的来源和领导三要素;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重点掌握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权变领导理论;了解领导者团队理论、角色理论,文化背景与领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敢于创造的改革创新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时代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介绍中外优秀企业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能量的教学案例)改革开放后,中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践行了社会主义道德观,他们发挥了企业家的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自信,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讲述人性假设和领导方式时,正面引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自然地让员工懂得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9.激励

    课程目标15

    激励基础、激励理论、激励方法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理解人的行为过程及特定、人性假设和激励机理;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重点掌握行为基础理论、过程激励理论、行为强化理论;了解激励方法,具备不同管理实践中激励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5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以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为主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结合当十九大提出的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讨论打过年代大员工自我实现需求是什么?如何提高血色会难过积极性?如何制定班级激励计划?如果是老师你怎么管理好员工?可结合激励理论,要求员工小组讨论。帮助员工调整努力方向,从而更好的实现为人类服务的违法目标和理想。

    10.沟通

    课程目标15

    沟通与沟通类型、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冲突及其管理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沟通的内涵、功能、过程、类型和渠道;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重点掌握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路径;掌握冲突的内涵,培养一定的组织冲突管理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承担责任的家庭美德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在有效沟通的讲解中,引入案例分析,帮助员工提高沟通技巧,如少年周恩来的诚信故事等,教育员工懂得诚信、友善、沉默是金、多听少说等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

    11.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课程目标16

    控制的内涵与原则、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过程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控制的内涵、系统和原则;了解控制的分类;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控制的过程的标准制定、绩效衡量、分析与纠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追求进步,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案例讨论(引入一正一反案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某些企业因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中的食物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例,体现控制职能的重要性,提炼出隐含其中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另外,从某些企业因质量控制不严格,甚至恶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中,可以提炼出诚信、道德、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对员工进行教育,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12.创新原理

    课程目标17

    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管理创新的内涵、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创新的内在规定性;了解创新的分类;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尝试设计、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创新的动力来源、创新管理决策、实施创新领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情怀;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用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在技术创新中,结合中国科技发展现状与国际差距可以激发员工的爱国热情。如2018年发生的中兴事件是国内的专家和政府部门认识到芯片领域我国际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存在于其他的行业领域。如果正确认识这种差距并将其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和进步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介绍中国高铁建设的举世公认、互联网技术的异军突起、中国的造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两字技术和海洋深潜深度的不断刷新等等,增强员工的民族自信心。在管理创新讲解中,通过田忌赛马等案例分析,教育员工懂得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教师堂课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察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案例研讨或读书笔记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绪论

    课程目标1

    考试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参与(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10%)平时出勤及课堂表现总分为100分,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3次数者,取消本门课考核资格;请假超过3次以上者,从第4次开始每次扣10分,扣完为止;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2.课堂参与(讨论)(10%)课堂讨论形式为员工小组讨论,给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15%,从不参与讨论者,成绩为零。3.课后作业(20%)作业共提交2次,作业包括课后论述题和案例题,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作业雷同处理办法:相互完全雷同的,作业全不予批解,返回重做新题。

    4.期末考试(60%)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占总成绩的60%

    1.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1

    考试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课程目标12

    考试

    3.决策与决策过程

    课程目标13

    课后作业;考试

    4.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课程目标13

    课后作业;考试

    5.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课程目标13

    课后作业;考试

    6.组织设计

    课程目标14

    课后作业;考试

    7.人员配备

    课程目标14

    课后作业;考试

    8.领导的一般理论

    课程目标15

    课后作业;考试

    9.激励

    课程目标15

    课后作业;考试

    10.沟通

    课程目标15

    课后作业;考试

    11.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课程目标16

    考试

    12.创新原理

    课程目标17

    考试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马工程《管理学》编写组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主要参考书

    1.周三多主编.管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陈传明,周小虎主编. 管理学原理 (2).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3.罗  珉主编. 管理学原理. 科学出版社,2016

    4.周三多,陈传明主编.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年。

    5.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主编. 管理学(第11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制订人:王曼曼

    审核人:李小聪

                                             2022 05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05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学科必修课

    学分CREDIT

    3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48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李小聪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基本理念、主要理论、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以及该学科的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是围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核心问题,系统地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想、技术与方法,使员工能了解当今最新的管理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核心理念、常用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才观念;提高员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人的组织、协调、激励等能力,从而有效地指导将来的工作,并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和人才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特点与规律,对当前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明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绩效管理原理、理论,把握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发展趋势,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做准备;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分析、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等各模块知识、技能,能够解决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问题导向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L

     

     

    M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L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H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H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124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人力资源发展历程、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等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知道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区别;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原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演变过程;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责任感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核心概念梳理,让员工明白人力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激发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人力资源发展演变过程梳理,让员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的影响,并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分析

    课程目标124

    战略管理过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理解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之间的关系;掌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分析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帮助企业建立能促进组织战略实现的人力资源战略。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探索精神、价值观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介绍,让员工体会价值观对组织战略及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组织战略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影响分析,引导员工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激发员工学习兴趣。

    职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课程目标34

    岗位分析基础知识、岗位分析信息收集方法、职位描述、任职资格、岗位评价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知道岗位分析、岗位评价、职位描述、任职资格相关概念内容;掌握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工作说明书规范;灵活运用岗位分析信息收集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独立完成某岗位工作说明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公正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工作描述介绍,帮助员工认识公司内部不同的岗位,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引导员工求真务实、公平客观的搜集跟岗位相关的信息,加深对岗位的认识。

    人力资源招聘:招募、甄选、面试

    课程目标34

    人力资源招募、候选人来源、求职申请表设计、员工甄选、面试基本类型、影响面试效果的若干错误、设计和实施有效面试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人力资源招募、甄选、面试的内涵;招募甄选面试的操作流程;重点掌握面试的类型及方法,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面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分析影响面试的因素,发现面试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8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人员招募与甄选,帮助员工认识公司内部不同的岗位,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面试过程,引导员工求真务实、公平客观的遴选与岗位相匹配的合适人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员遴选的重要标准之一。

    员工培训与开发

    课程目标34

    新员工入职引导、新员工培训流程、实施培训方案、实施管理技能开发计划、培训效果评估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知道新员工培训流程、内容;理解新员工入职引导的重要性;掌握新员工培训系统;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根据员工需要,帮助企业开展不同类型员工培训工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责任感使命感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岗位规范等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

    绩效管理与评价

    课程目标34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基础、绩效管理技术、绩效评价中的问题、绩效评价面谈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厘清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相关内涵;掌握绩效评价方法及使用范围;掌握绩效反馈及面谈的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在管理实践中,灵活运用三种绩效考核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8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公正、责任感使命感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环节,引导员工对不同岗位进行分析,科学公正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评价环节,引导员工注重以人为本,客观公正进行考核;对于不同岗位考核要突破陈规,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创新评价方案。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课程目标34

    职业生涯及其相关内容、职业生涯影响因素、职业生涯管理、员工生命周期职业生涯管理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厘清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管理等相关内涵、理解职业生涯影响因素;掌握职业选择理论;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帮助组织员工建立不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责任感使命感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因素介绍,让员工明白要想取得职业发展成功需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心怀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员工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

    薪酬管理

    课程目标34

    确定薪酬水平的基本要素、薪酬体系构建、不同类型员工薪酬模式构建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厘清与薪酬相关的概念;理解影响薪酬水平的要素;掌握基于3P的薪酬模式设计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帮助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模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岗敬业、公正、责任感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援引案例,介绍不同薪酬模式,让员工思考不同薪酬模式下的薪酬要素,让员工明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守信、责任大小等薪酬要素的价值,让员工感受薪酬激励的魅力。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124

    人力资源管理现实困境

    HR三支柱模式探讨、中国HR三支柱莫斯及其设计理念、HR三支柱管理实践

    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困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新技术、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终身学习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介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困境,引导员工思考,并结合中国企业发展实际,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1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态度端正、课堂表现活跃、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加5分;2.实践项目(35%),安排2-3次实践项目,提交2-3次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每个实践项目满分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期末考试(50%),实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未达总分5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分析

    课程目标1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1份案例分析报告

    职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人力资源招聘:招募、甄选、面试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员工培训与开发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绩效管理与评价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1份案例分析报告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薪酬管理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1份案例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1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主要参考书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原书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7.张正堂.HR三支柱.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制订人:李小聪

    审核人:张玉磊

    2022 05


    《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48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学科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王曼曼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是适合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选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关于探求文化和伦理,尤其是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内容的课程。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内容、任务、研究背景、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现实价值,各国企业文化的对比、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长途径以及企业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等一系列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能够掌握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一系列知识结构,提高员工处理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员工能够正确处理文化、道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厘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企业做大做强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在企业成长发展中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另外还要求员工能够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掌握优秀企业公民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和做法。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掌握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内容、任务、研究背景等,理解学习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使员工对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这一课程有总体的科学认识。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具体掌握企业伦理道德的相关概念、原则、现实价值、伦理道德建设的对策,明确公司对内、对外的道德规范的相关操作,加强对正确履行公司道德义务,坚守公司道德节操,锤炼与发展公司道德品质行为的认识。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具体掌握企业文化的内容架构,理解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性;能正确认识欧美日等国家企业文化的发展特色,将不同国家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和借鉴,博采众长,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厘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备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掌握优秀企业公民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能够正确理解企业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联系,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H

    M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L

    M

    M

    H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绪论

    课程目标12

    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的内容、任务与研究背景、研究公司道德的新学科:公司伦理学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内容、任务与研究背景;正确认识企业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公司道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企业伦理价值观;通过公司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内容、任务、研究背景等内容,培养员工熟知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

    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课程目标12

    道德与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职业道德特点与社会功能、公司伦理道德特征与职能、企业文化的构成、特征与功能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公司伦理道德特征与职能、企业文化的构成和特征功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道德与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职业道德特点与社会功能、公司伦理道德特征等内容,帮助员工厘清相关知识概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格。

    公司伦理道德原则与现实反思

    课程目标12

    公司伦理道德原则、契约经济、道德契约与信用机制、公司道德行为的现实价值、公司失德行为的伦理思考、公司伦利道德问卷调查与反思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公司伦理道德原则,理解契约经济、道德契约与信用机制;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正确理解公司道德行为的现实价值,能对公司失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判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公司内部管理道德规范

    课程目标12

    公司与股东的道德规范、董事会与监事会的道德责任、公司经理层的道德规范要求、公司与员工的道德规范约束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公司与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公司经理层、公司与员工的一系列道德规范要求;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公司内部管理道德规范的意义,能够根据相关规定,正确判断内部道德管理的行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司与股东的道德规范、董事会与监事会的道德责任、公司经理层的道德规范要求、公司与员工的道德规范约束等内容,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培养员工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公司对外经营道德规范

    课程目标12

    公司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公司与购销客户的道德规范、公司与竞争者: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公司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的概念,公司与客户、公司与竞争者的道德规范的内容;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正确处理公司对外道德规范的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司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公司与供销客户的道德规范、公司与竞争者等,引导员工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培养员工具备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等,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公司会计道德规范

    课程目标23

    市场经济对公司会计道德的影响、会计工作的社会道德理念、公司总会计调查分析与思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会计工作道德理念,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市场经济对公司会计道德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市场经济对公司会计道德的影响、会计工作的社会道德理念、公司总会计调查分析与思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等,引导员工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培养员工具备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等,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公司道德范畴的确立

    课程目标12

    履行公司道德义务、培育公司道德良心、珍惜公司道德荣誉、坚守公司道德节操、锤炼与发展公司道德品质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公司道德义务的重要功能、履行道德义务的要求、培育其的内容要求、公司道德荣誉的涵义、内容、公司道德节操的表现形式等: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具体掌握履行公司道德义务、培育公司道德良心、珍惜公司道德荣誉、坚守公司道德荣誉的行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法治;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履行公司道德义务、培育公司道德良心、珍惜公司道德荣誉、坚守公司道德节操、锤炼与发展公司道德品质等,引导员工树立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培养员工具备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等,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公司道德机制构建

    课程目标12

    道德自律与他律概念及关系的辨析、公司道德自律机制、公司道德他律机制、公司道德评价机制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概念;公司道德自律、道德他律的相关概念及表现形式;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正确设计公司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正确掌握公司治理综合评价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企业文化的内容架构

    课程目标13

    企业哲学和价值观、企业精神与精神管理、企业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物质文化的相关概念;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理解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敢于创造的改革创新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企业哲学和价值观、企业精神与精神管理、企业形象的内涵和作用等,引导员工正确认知文化的力量;培养员工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敢于创造的改革创新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借鉴

    课程目标34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不同国家企业文化的综合比较与借鉴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正确分析欧美日企业文化的特点,并能博采众长,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何使命感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对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不同国家企业文化的综合比较与借鉴,培养员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对比,让员工感受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树立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何使命感,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课程目标34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程序、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程序,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与创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敢于创造的改革创新思想观念;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程序、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引导员工树立突破陈规、大胆创新、敢于创造的改革创新思想观念,具备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何使命感,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

    课程目标34

    企业理念与诚信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循环经济、企业文化与和谐社会

    1.员工经过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企业理念与诚信文化的相关概念;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在线研讨共享研究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明确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所在,明确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增强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等。

    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企业理念与诚信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循环经济、企业文化与和谐社会,引导员工树立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不息。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教师堂课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察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案例研讨或读书笔记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绪论

    课程目标12

    课程参与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讨论)、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课堂出勤率(10%)通过课程教学中的日常考勤来评判,满勤100分。无故缺勤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请假超过3次以上者,从第4次开始每次扣10分,扣完为止。2.课堂参与(讨论)(20%)课堂讨论形式为员工小组讨论,给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15%,从不参与讨论者,成绩为零。3.课后作业(20%)作业共提交2次,作业包括课后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作业雷同处理办法:相互完全雷同的,作业全不予批解,返回重做新题。。4.课程论文(50%)通过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员工完成1篇课程论文的质量来评价,满分100分。具体评分标准为:优秀(90分以上):选题新颖、适度;内容完整,论证严密且有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良好(80—89分):选题有一定新意;内容比较完整,论证较为严密且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中等(70—79分):选题有一定新意;内容比较完整,论证有一定的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较清楚。合格(60—69分):选题适度;内容基本完整,论证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论述有一定的条理性。不合格(59分以下):内容不够完整,论证缺乏逻辑性,思路不清晰,错误较多。

    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课程目标12

    课程参与

    公司伦理道德原则与现实反思

    课程目标12

    课程参与

    公司内部管理道德规范

    课程目标12

    课后作业

    公司对外经营道德规范

    课程目标12

    课后作业

    公司会计道德规范

    课程目标23

    课后作业

    公司道德范畴的确立

    课程目标12

    课后作业

    公司道德机制构建

    课程目标12

    课后作业

    企业文化的内容架构

    课程目标13

    课后作业

    企业文化的比较与借鉴

    课程目标34

    课后作业

    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课程目标34

    课后作业

    企业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

    课程目标34

    课程论文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叶陈刚主编. 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主要参考书

    1.陈少峰主编.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复旦旦学出版社,2009年。

    2.赵  普主编.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3.王宝森主编.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4.曹凤月主编.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

                 制订人:王曼曼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Z021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公共关系学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学科选修

    学分CREDIT

    2

    学时CONTACT HOURS

    32理论课时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领导科学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贾文红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的学科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员工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掌握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对象,熟悉公共关系信息传播特点,掌握公共关系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企业、政府和社会型组织的公共关系特点,理解公共关系机构及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员工初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社会各种组织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培养员工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每章内容选用适当案例,以便让员工逐步了解公共关系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同时要布置适量的思考题,以提高员工对公共关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树立公关意识,遵守公关的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为思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深刻理解公共关系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双向沟通原则、全员公关原则、长期坚持原则,树立个人良好的形象,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3.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前沿;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社会各种组织,从事公共关系活动;

    5.了解公共关系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提高员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H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H

     

     

    H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M

     

    H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2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 现代社会变迁与公共关系的萌芽

    课程目标136

    1.历史上人们对关系的认识和重视

    2.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萌芽

    1.了解历史上人们协调关系的努力

    2.掌握公共关系事业在美国的萌芽原因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共关系学历史起源,公共关系学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完善,提高员工的科学态度、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2. 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

    课程目标1356

    1.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

    2.公共关系事业在二战后的迅速发展

    3.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

    1.了解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

    2.掌握中国内地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状况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课程思政元素:文化自信、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共关系学在中国的发展,激发员工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提高员工的科学态度、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

    3. 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

    课程目标2356

    1.社会组织分析

    2.组织的生存环境

    1.掌握组织环境及其构成

    2.分析组织的公众关系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4. 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公众

    课程目标345

    1.公众分析

    2.影响公众

    3.公众对象举要

    1.了解公众的需求与权利

    2.掌握服务公众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5. 公共关系——现代组织的无形资产管理

    课程目标234

    1.国内外有关公共关系的主要定义及其演变

    2.公共关系的内涵

    3.无形资产管理——组织战略管理的新领域

    4.公共关系在组织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特征

    1.掌握公共关系在组织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2.了解公共关系意识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6. 公共关系与信息传播

    课程目标356

    1.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2.公关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与艺术

    4.改善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艺术——整合传播

    5.网络传播与网络公关

    1.了解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2.掌握公关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3

    课程思政元素:形象意识、担当意识、职业素养、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相关内容,培养员工注重形象的理念、勇于担当的意识、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诉求。

    7. 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

    课程目标23

    1.搜集和管理信息

    2.沟通引导,传播信息

    3.社会交往

    4.专题活动

    1.掌握沟通引导和传播信息

    2.了解社会交往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8.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课程目标35

    1.确定问题,进行调研

    2.公关调研中常用的方式与方法

    3.公关调研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公关调研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2.了解确定问题和进行调研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9.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课程目标35

    1.公共关系策划的过程、方案与要求

    2.公共关系策划中的创意

    3.公关策划的类型及其特点

    1.了解公关策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公关策划的类型及其特点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10.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课程目标35

    1.实施阶段的任务与特点

    2.实施阶段的各主要环节及其工作

    3.公关活动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1.了解实施阶段的任务

    2.掌握公关评估的重点、角度与应搜集的信息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课程思政元素:责任意识、策划能力、形象意识、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激发员工的策划能力、责任意识,激发员工的国际视野。

    11. 企业组织的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235

    1.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2.企业公共关系的任务

    3.企业公共关系举例

    1.了解中国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2.掌握企业公共关系的任务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12. 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23

    1.政府组织的社会作用

    2.政府公关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3.政府组织公共关系举例

    1.了解政府公关的主要任务

    2.了解当前政府公关工作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13. 社会性组织的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34

    1.我国社会性组织的公关问题与公关任务

    2.社会型组织公共关系举例

    1.掌握社会性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任务

    2.了解社会性组织的环境和公关问题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14. 突发事件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356

    1.突发事件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2.公共关系与突发事件管理

    3.突发事件公关举例

    1.掌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公关策略

    2.了解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公共关系工作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3

    课程思政元素:风险观、危机意识、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突发事件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引导员工树立风险社会背景下正确的风险观、危机意识以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危机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结构,培养员工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15. 公共关系机构与公关从业人员

    课程目标2356

    1.公共关系机构与组织

    2.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3.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培养与考评

    1.掌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2.掌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培养与考评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员工课堂表现、课后案例研讨、网络课程平台参与以及课程论文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 现代社会变迁与公共关系的萌芽

    课程目标136

    课后作业。

    课程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平时考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作业、课程考察。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平时出勤(15%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无故缺勤5次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课堂提问(讨论)(15%

    根据课程相关的内容,拟定问题或讨论题,要求员工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进行3次分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并确定小组汇报人。从不参与课堂讨论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3.课程作业(30%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员工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结合所学内容,做到史论结合,体现出历史思维能力。不按要求完成作业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4.课程考察(40%

    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课程考察。考察的形式可以是卷面考试或者提交课程论文一篇。课程论文的题目不限,内容与本课程相关。不参加课程考察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 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

    课程目标1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3. 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

    课程目标2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4. 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公众

    课程目标34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5. 公共关系——现代组织的无形资产管理

    课程目标234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6. 公共关系与信息传播

    课程目标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7. 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

    课程目标23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8.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课程目标35

    课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9.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课程目标3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0.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课程目标3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1. 企业组织的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23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2. 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23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3. 社会性组织的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34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4. 突发事件公共关系

    课程目标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5. 公共关系机构与公关从业人员

    课程目标2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张克非.公共关系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主要参考资料

    1)李泓欣.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荣仕星.简明公共关系学.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余明阳.公共关系学:战略·管理与传播.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乐夫.公共关系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5)周振林.领导者公共关系方法与艺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齐小华.公共关系案例研究武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7()安妮·格里高利.公共关系规划与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制订人:贾文红

    审核人:李小聪

                                                                   2022 05

     

     

     

     

     

     

     

     


    《创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53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创业学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学科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郑少芳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创业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学科选修课。创业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包括创业与创业思维、创业者与创业能力、认知创业机会、组建创业团队、设计商业模式、明确目标市场、撰写商业计划、开展创业融资、成立新企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提高对创业和创业管理的认识,增强创业和创业管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创业和创业管理提供指导。同时,员工也可运用自己所学的创业管理理论与实务,为其他创业者提供帮助、支持他人创业,为其他创业者进行管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初步深刻理解和掌握创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创业学的知识框架和方法体系框架,具备成为应用型、创业型人才的所需的知识体系。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理解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思维和素质要求,具备积极向上、诚信、敢于奋斗的优良品质和必要的创业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积极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商业环境变化,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善于发掘与社会民生相关的创业机会,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估和判断。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熟悉创业团队组建、资源整合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商业模式设计流程和框架,具备对创业的目标市场开展营销策划的能力。

    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掌握商业计划撰写的方法、开展创业融资并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调研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文案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L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H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H

     

     

     

    H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L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创业与创业思维

    课程目标1

    创业活动及其本质

    创业认识的演进

    创业的类型

    创业逻辑与创业思维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创业活动逻辑与创业活动的本质。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学习,掌握创业的类型,具有初步的创业思维能力、小组讨论。

    3.通过学习,员工能够了解创业活动产生的情境,能够分析创业热潮产生的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情怀、创新思维、创业带动就业、拼搏精神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创业活动和创业类型,使员工关心关注社会痛点,唤起员工的创业欲望、需求和自觉意识,激发其创业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创业逻辑和创业思维的介绍,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拼搏精神,让员工知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创新创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民生活产生的积极变化,使员工关心中国的未来,致力于为祖国创业,为人民造福,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者与创业能力

    课程目标12

    创业者

    创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创业者的社会责任与创业伦理

    创业的负面影响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创业的影响。

    2.员工经过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等环节的学习,分析归纳创业者的独特技能和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和创业伦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创业素质要求、创业者的社会责任和伦理等内容,结合淘宝、京东等优秀的创业案例分析,培养员工积极向上、诚信、敢于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员工的创业技能、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

    认知创业

    机会

    课程目标13

    创业机会的内涵

    创业机会的识别

    创业机会的评价

    创业机会的建构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创业机会识别和判断的基本方法 。

    2.员工经过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学习,理解创业机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3.通过学习,员工能够积极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商业环境变化,善于发现创业机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突破陈规、敢于创造、创新思维、关心民生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创业机会识别等内容,使员工明白不是所有的创意都适合创业,创业动机或创业机会不能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谋求一夜暴富;通过创业机会评价、构建等内容的介绍,培养员工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使员工理解创业项目要与社会痛点相结合,与社会民生相结合,实实在在创造社会价值,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组建创业

    团队

    课程目标14

    创业团队的内涵

    创业团队的组建

    创业团队的冲突与治理

    创业团队的领导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够理解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了解团队组建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2.员工经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的学习,了解创业团队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优秀创业团队的标准。

    3.通过学习,员工能够熟悉创业团队常见冲突类型和治理策略,具备一定的创业领导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团队合作、积极进取、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创业团队组建等内容,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与团队意识,使员工理解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相互激励,才有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使员工形成进取、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通过讲解创业团队冲突与治理等内容,使员工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使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时,能够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设计商业

    模式

    课程目标146

    商业模式的内涵

    商业模式的设计框架

    商业模式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模仿与竞争中设计商业模式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独特性,了解商业模式的的思维方法,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流程。

    2.员工经过案例教学等环节的学习,能够结合互联网+,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创新精神、批判思维、人文精神、互联网思维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商业模式设计框架、流程等内容介绍,结合案例分析,使员工明白种利用人性的弱点制造高额流量获得短期高收益的商业模式,通过 洗脑方式,间接地引导了一种不正确的消费理念,提高员工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形成合理的消费观,避免落入网络贷直播打赏的消费陷阱;通过讲解商业模式创新,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

    明确目标市场

    课程目标146

    目标市场定位

    产品开发模式

    设计创业营销方案

    创业营销策略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市场定位对创业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产品开发模式。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学习,能运用创业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创业的目标市场开展营销策划,具备良好的调研能力和决策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思维、法制观念、探索精神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设计创业营销方案的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纪守法,避免出现侵犯隐私、传播谣言、虚假广告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通过介绍创业营销策略,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培养员工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具备进行发明创造的信心、勇气和智慧。

    撰写商业

    计划

    课程目标156

    商业计划的目的和用途

    商业计划的基本要求与核心内容

    商业计划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商业计划的反对之声

    1.员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的学习,理解商业计划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2.员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学习,掌握商业计划的撰写原则与技巧,具备良好的计划能力和文案能力,能够结合特定的目标市场,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撰写商业计划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开展创业

    融资

    课程目标156

    创业融资的困难与优势

    面向创业的融资渠道

    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创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和优势。

    2.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学习,掌握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差异,了解融资的过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诚信、迎难而上、遵守法律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创业融资困难和优势,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员工敢于拼搏、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通过讲解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使员工理解企业融资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适量,额度要取决于创业者自身的发展所需,过多融资容易会增加经营风险,使员工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范,严守法律底线。

    成立新企业

    课程目标156

    新企业属性

    成立新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市场进入与进入程序

    新企业的运营设计

    1.员工经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创业者可以选择的企业法律形式及特点,熟悉成立新企业的法律法规。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学习,掌握新企业的市场进入程序,了解新创企业选址的各种影响因素,熟悉选址的评估过程及步骤。

    3.通过学习,员工掌握新企业创建的程序和和步骤,认识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和方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制观念、创业带动就业、高质量就业、突破陈规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成立新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员工熟悉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员工的创业意识;通过市场进入程序和新企业运营设计等内容的介绍,使员工熟悉成立新企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促进员工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使员工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创业与创业思维

    课程目标

    1

    出勤、课堂参与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参与、商业计划书和期末作业。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与(10%)。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连续缺勤达3次,取消本门课程成绩。

    2.课堂参与(20%)。每次课程会有教学互动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题目,由同学们自由思考后,积极参与发言。根据员工学习态度、发言次数、对问题的思考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3.商业计划书(30%)。本课程将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创业项目,由员工自由分组(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收集资料并充分讨论,形成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每组选择代表以ppt形式,在课堂上呈现本小组的讨论成果。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ppt中应阐述小组分工),教师对每个小组汇报给予点评。

    4.期末作业(40%)。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案例或者开放式题目作为期末作业,由每位员工在课下完成纸质版作业作为课程考评依据。未经思考,作业抄袭者,重新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否则此项成绩为零。

    创业者与创业能力

    课程目标

    12

    出勤、课堂参与

    认知创业机会

    课程目标

    13

    出勤、课堂参与

    组建创业团队

    课程目标

    14

    出勤、课堂参与

    整合创业资源

    课程目标

    14

    出勤、课堂参与

    设计商业模式

    课程目标

    146

    出勤、课堂参与

    明确目标市场

    课程目标

    146

    出勤、课堂参与

    撰写商业计划

    课程目标

    156

    出勤、课堂参与、商业计划书

    开展创业融资

    课程目标

    156

    出勤、课堂参与

    成立新企业

    课程目标

    156

    出勤、课堂参与、期末作业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张玉利等编著.《创业管理》(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主要参考书

    .胡剑锋,彭学兵.《创业管理:理论、流程与实践》(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彼得·德鲁克著.蔡文燕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制订人:郑少芳

    审核人:李小聪

                                          2022 05

     


    工作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14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工作分析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必修课

    学分CREDIT

    2.5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48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李小聪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简介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工作并系统提取工作有关信息的基础性管理活动,包括一系列工作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信息收集方法(通用型方法、人员导向型工作分析、工作导向型工作分析等)、工作评价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掌握工作、工作描述、任职资格、工作说明书等基础知识了解观察、访谈、问卷等通用型工作分析方法的操作流程;掌握职位分析问卷、临界特质分析方法、关键事件法等一系列专业工作分析方法操作流程,并熟练运用工作分析方法进行搜集工作信息,制定工作说明书;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工作分析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掌握酬工作分析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工作分析的学科前沿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

    目标2能力方面:基于对工作分析知识和理论的理解,熟练运用工作分析技术和方法搜集工作相关的全部信息,厘清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等,制定岗位工作说明书;员工掌握工作分析有关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等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目标3素养方面: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从事企业工作分析专员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3掌握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等基本原理,熟悉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内容、操作流程。

     

    3.1 能够搜集组织中不同职务的设置目的、任务或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制定职务说明书。

    课程目标1、23

    3.2 熟悉工作分析系统,掌握不能工作分析系统操作步骤。

    毕业要求4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需的数理分析、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1 掌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和学术研究的数理分析理论和工具。

    课程目标1、2、3

    4.4 掌握基本科学研究方法和步骤,具备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解决组织工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6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6.1 拥有良好的中文和外语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1、2、3

    6.3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完成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6.4 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团队荣誉感以及个人在团队中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毕业要求7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能够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专业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能力。

    7.1拥有较强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1、2、3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工作分析概述

    课程目标1、23

    1. 工作分析的概念、类别、内容

    2. 工作分析流程

    3. 工作说明书编写

    4.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

    5.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

     

    1.掌握工作分析概念、工作分析主要内容(工作描述、任职资格)。

    2.了解工作分析的发展演变过程。

    3.熟悉工作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课堂教学

     

    理论

    9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了解科技对组织工作的影响,激发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工作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让员工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工作分析中存在的困境,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探索破解困境之道,为中国企业发展贡献自己智慧。

    实践模块1

    课程目标1、23

    依据实践模块,巩固工作分析概述部分知识点 

    1.熟练掌握工作分析的操作流程,并掌握不同操作流程的关键点

    2.掌握不同岗位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及格式

    实践教学

    3实践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探索精神、思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对工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掌握不同岗位客观信息,树立正确岗位价值观;运用一定的探索精神和思辨能力,在和团队成员讨论的过程中编制一份合格的工作说明书。

    工作分析

    通用方法

    课程目标1、2、3

    1.访谈法

    2.问卷法

    3.观察法

    4.工作日志法

    1.掌握访谈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2.掌握问卷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掌握观察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4.了解工作日志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1.课堂教学

    2.课堂讨论

    理论

    5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不同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不同方法的适应情境

    实践模块2

    课程目标1、2、3

    依据实践模块,巩固工作分析概述部分知识点

    1.掌握访谈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2.掌握问卷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掌握观察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4.了解工作日志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实践教学

    实践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不同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不同方法的适应情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岗位信息,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职务分析问卷

    课程目标1、23

    1.职务分析问卷概述

    2.职务分析问卷操作过程及关键点

    3.职务分析问卷的应用

    1.掌握职务分析问卷的内涵、内容。

    2.熟悉职务分析问卷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了解职务分析问卷的优缺点及简单应用。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职务分析问卷内容,培养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分析职务分析问卷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方法的适应情境

    工作要素法

    课程目标1、23

    1.工作要素法简介

    2.工作要素法实施步骤与关键控制点

    3.小结

    1.掌握工作要素法的内涵、主要内容。

    2.熟悉工作要素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了解工作要素法的优缺点及简单应用。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工作要素法的内容,培养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分析工作要素法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方法的适应情境

    临界特质

    分析系统

    课程目标1、23

    1.临界特质分析系统介绍

    2.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实施步骤

    3.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应用

    4.小结

    1.掌握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内涵、主要内容。

    2.熟悉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了解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优缺点及简单应用。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工作要素法的内容,培养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分析工作要素法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方法的适应情境

    实践模块3

    课程目标1、23

    依据实践模块,巩固工作分析概述部分知识点

    1.掌握职务分析问卷的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2.掌握工作要素法的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3.掌握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实践教学

    实践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工作要素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工作要素法的适应情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岗位信息,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模块4

    课程目标1、23

    依据实践模块,巩固工作分析概述部分知识点

    1.掌握职务分析问卷的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2.掌握工作要素法的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3.掌握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实践教学

    实践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临界特质分析系统的适应情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岗位信息,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职能工作

    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1、23

    1.职能工作分析方法介绍

    2.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程序

    3.职能工作分析方法应用

    1.掌握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的内涵、主要内容。

    2.熟悉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了解职能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简单应用。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职能分析系统的内容,培养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分析职能工作分析系统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方法的适应情境

    关键事件法

    课程目标1、23

    1.关键事件法概述

    2.关键事件法实施步骤与关键控制点

    3.关键事件法的应用

    1.掌握关键事件法的内涵、主要内容。

    2.熟悉关键事件法的操作流程及关键点。

    3.了解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及简单应用。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关键要素法的内容,培养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分析工作要素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方法的适应情境

    实践模块5

    课程目标1、23

    依据实践模块,巩固工作分析概述部分知识点

    1.掌握职务分析问卷的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2.掌握工作要素法的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3.掌握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内涵、内容操作流程

    实践教学

    实践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思辨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客观分析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培养员工的科学和探索精神,明晰关键事件法的适应情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岗位信息,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工作评价

    课程目标1、23

    工作评价内涵、流程与方法

    1. 掌握工作评价的内涵

    2. 工作工作评价的流程

    3. 掌握并熟练运用工作评价的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案例讨论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精神、思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工作评价的过程中,掌握不同岗位客观信息,树立正确岗位价值观;运用一定的探索精神和思辨能力,科学公正进行岗位评价。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组织与工作设计导论

    课程目标1、23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态度端正、课堂表现活跃、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加5分;2.实践项目(35%),根据实践课时安排,分组完成2-3次实践项目。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提交具体岗位工作说明书并进行小组汇报。每个实践项目满分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期末考试(50%),实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未达总分5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组织设计基础理论

    课程目标1、23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组织设计影响因素及组织结构设计

    课程目标1、23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组织岗位与编制设计

    课程目标1、23

    1份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工作分析概述

    课程目标1、23

    1份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工作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1、23

    1份工作说明书及小组汇报、考试

    工作评价与应用

    课程目标1、23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朱颖俊主编.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2.萧鸣政主编.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主要参考书

    1.祝士苓.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杨晶照.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实训教程.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

    3.付亚和.工作分析(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4.萧鸣政.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制订人:李小聪

    审核人:张玉磊

    202205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44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必修

    学分CREDIT

    2.5

    学时CONTACT HOURS

    48课时(理论32、实践16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贾文红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系统地阐述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培训需求分析、新员工导向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管理开发培训、培训有效性评估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具备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管理工作职能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

    3. 具有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管理工作职能的初步能力

    4. 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各种类型培训的方法,掌握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

    5. 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流程,对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中需要进行的策划、组织和其它准备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对不同层次员工培训的不同要求以及各种培训和开发方式对人力资源的激发作用

    6.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H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H

     

     

    H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M

     

    H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2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

    课程目标13

    1.现代培训与开发概述

    2.战略性培训与开发

    3.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1.认识现代培训与开发与传统培训的区别,现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

    2.掌握培训手段的技术化,掌握培训实施中的成人学习原理;

    3.了解学习效果的迁移。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课程思政元素:职业素养、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培训与开发的相关概念,激发员工的积淀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通过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的学习,提高员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态度、能力和责任意识,培养员工积极心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建立走上社会的期待感和积极性。

    2.培训需求分析

    课程目标236

    1.培训需求分析系统

    2.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需求分析的成果:培训计划

    1.认识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人员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2.了解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新兴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3.掌握培训目标和内容,计划类别,培训活动计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析一个有效的培训计划案例。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3. 新员工导向培训

    课程目标345

    1.新员工导向培训必要性

    2.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主要内容

    3.新员工导向培训的过程与计划

    1.了解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含义、内容、方法、过程与计划,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意义

    2.掌握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员工导向培训方式的多样化。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课程思政元素:现实震动意识、危机意识、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含义、内容、方法、过程与计划及新员工导向培训的意义,引导员工树立面对未来正确的择业观、敬畏意识以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学习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员工导向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员工从事人力资源培训专员工作的职业素养。

    4.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

    课程目标236

    1.常用的在职培训方法

    2.常用的脱产培训方法

    1.掌握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方法

    2.掌握行动学习初级董事会等在职培训方法

    3.了解演讲法,案例研究法,情景模拟法,行为示范法等脱产培训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5.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

    课程目标234

    1.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2.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理论基础

    3.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的有效性

    4.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的实施

    1.了解应用新兴技术培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应用新兴技术培训的类型,应用新兴技术培训和传统培训的区别

    2.掌握应用新技术进行培训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应用新技术进行培训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技术和设备要求,培训课程的设计

    3.了解应用新兴技术培训对讲师的要求,应用新兴技术培训对学员的要求,实施的其他注意点。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6.管理开发培训

    课程目标345

    1.管理开发培训概述

    2.管理开发培训的理论基础

    3.管理开发培训的常用方法

    1.了解管理开发培训的定义

    2.熟练掌握管理开发培训的常用方法

    3.掌握管理开发培训的理论基础。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6

    7.培训有效性评估

    课程目标346

    1.培训有效性评估概述

    2.培训有效性评估模型

    3.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案设计

    1.了解培训有效性的经济价值分析方法

    2.熟练掌握培训有效性的评估方案设计

    3.掌握培训有效性的评估模型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6

    课程思政元素:系统意识、善始善终意识、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培训整个系统内容的学习,激发员工科学管理意识、系统的意识、优秀HR的职业素养,以及一个优秀培训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态度。

    8.实践:培训需求分析

    课程目标236

    1.登陆模拟公司网站。

    2.了解公司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3.提取部门关键岗位。

    4.阅读岗位说明书。

    5.根据不同岗位进行需求分析

    1.理解工作说明书的重要性。

    2.利用各种方法,对不同岗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3.爱护实验设备,不得登陆其他网站。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6

    9.实践:培训游戏实验

    课程目标235

    1.员工分组。

    2.依教师指导,进行各种游戏。

    3.写游戏心得报告。

    1.指导教师讲清游戏的意义,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2.注意游戏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10.实践:培训和开发方案策划

    课程目标356

    1.登陆模拟公司网站。

    2.了解公司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3.拟定培训项目和预算。

    4.撰写培训策划书。

    1.合理安排培训项目

    2.撰写合格的培训策划书。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6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员工课堂表现、课后案例研讨、网络课程平台参与以及课程论文等进行考察;终结性评价则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

    课程目标

    13

    课后作业。

    课程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平时考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作业、课程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平时出勤(10%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无故缺勤5次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课堂提问(讨论)(10%

    根据课程相关的内容,拟定问题或讨论题,要求员工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进行3次分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并确定小组汇报人。从不参与课堂讨论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3.课程作业(10%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员工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结合所学内容,做到史论结合,体现出历史思维能力。不按要求完成作业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4.课程考试(70%

    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不参加课程考试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培训需求分析

    课程目标

    23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3. 新员工导向培训

    课程目标

    34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4.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

    课程目标

    23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5.应用新兴技术进行培训

    课程目标

    234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6.管理开发培训

    课程目标

    34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7.培训有效性评估

    课程目标

    34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8.实践:培训需求分析

    课程目标

    236

    课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9.实践:培训游戏实验

    课程目标

    23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0.实践:培训和开发方案策划

    课程目标

    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石金涛. 培训与开发(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2.主要参考资料

    1)曹荣,孙宗虎. 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第2版).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 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著. 张大伟,李洁译.修炼主管: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 发,北京:邮电出版社,2004.

    3)汪群,王全蓉.培训管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颜世富. 培训与开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7.

                         制订人:贾文红

    审核人:李小聪

                                                    2022 05

     

    《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45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招聘与人才测评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必修课

    学分CREDIT

    2.5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16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王富祥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招聘与人才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讲授招聘与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围绕人才选拔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招聘流程的基础上,掌握关于招聘的一般理论、人员素质测评原理、人员素质测评基础、人员素质测评分数的解释、人员素质测评质量的分析、心理测验方法、面试方法、评价中心技术等方法,以及如何做好招聘的评估的技术与技巧。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员工在掌握基本原理、理论的基础上,辅以案例分析和实验,使员工在正确理解招聘与人才测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同时,对我国企业招聘与测评的理论与实践现状、问题及其改革完善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培养员工的人才测评的综合素质,使其初步具备解决人才选拔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志向,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系统地掌握招聘与人才测评的基本原理、具体流程和基本方法,较全面地了解招聘与人才测评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各种基本的人才测评的方法,具备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通过科学的招聘与测评方法,选拔与录用到真正合乎职位要求的员工。

    4.正确选择和使用人员招聘与选拔的技术与工具,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5.培养员工开发人员招聘与选拔相关量表的能力,提高员工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L

    M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招聘与人才测评概述

    课程目标12345

    1.招聘的概念及重要性

    2.招聘的原因和要求

    3.影响招聘的因素

    4.人才测评的功能与用途

    1.了解招聘的概念、意义;

    2.掌握企业招聘的原因和要求;

    3.灵活掌握和运用招聘的流程。

    4.了解人才测评的主要途径和类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职业道德、劳动精神、探索精神、辨识能力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企业招聘的要求和影响因素,激发员工的探索精神和劳动精神;通过学习人才测评的主要途径和类型,激发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辨识能力。

    2.招聘准备与策略

    课程目标23

    1.招聘工作的基本前提

    2.招聘需求分析

    3.确定招聘策略

    1.掌握招聘工作的前提——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

    2.通过分析现有的人员状况,分析内外环境的变化,确定人员需求;

    3.掌握招聘策略和招聘准备过程中相关的方法与技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责任意识、探索精神、职业道德、劳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激发员工的探索精神和职业道德;通过学习招聘需求分析和如何制定招聘策略,激发员工的劳动精神和责任意识。

    3.招聘渠道与方法

    课程目标23

    1.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

    2.招聘渠道选择方法与技术

    3.招聘方法选择

    1.了解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来源及方法;

    2.掌握选择招聘方式时应遵循的原则、提高招聘效果的途径、招聘广告设计的原则、内容及企业参加招聘会应做的准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实验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协作意识、担当意识、职业素养、探索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内外部招聘的优缺点,激发员工的探索精神和协作意识;通过介绍招聘渠道选择的方法与技术,激发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担当意识。

    4.人才测评的基础

    课程目标23

    1.能力、人格与价值观

    2.工作分析

    3.胜任特征模型

    1.认识人才测评的前提与条件,初步了解胜任特征模型;

    2.明确人才测评的核心要素,理解人才测评的理论假设。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拼搏精神、创新意识、理论自信、辨识能力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人才测评的核心要素,激发员工的理论自信和创新意识;通过介绍胜任特征模型,激发员工的拼搏精神和辨识能力。

    5.人才测评的原理

    课程目标235

    1.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基础理论

    2.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3.人员素质测评中的项目分析

    1.了解人才测评结果的标准化控制原理;

    2.掌握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内涵及其基本检测方式;

    3.理解人才测评结果解释的不同参照标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职业道德、辨识能力、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理论,激发员工的辨识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学习人员素质测评的统计学知识,激发员工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6.心理测验方法

    课程目标234

    1.认知测验

    2.人格测验

    1.了解心理测验的概念和心理测验的形式;

    2.掌握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的基本原理;

    3.理解心理测验的科学性与局限性,具备使用和解使心理测验成绩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学时

    实验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辨识能力、责任意识、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心理测验的理论基础,激发员工的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通过学习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技能,激发员工的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7.面试方法

    课程目标234

    1.面试方法概述

    2.面试方法的理论基础

    3.面试技巧

    1.理解面试形式的特点与意义;

    2.掌握面试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依据,认识各种面试方法,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提高面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学时

    实验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辨识能力、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探索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面试方法的理论基础,激发员工的探索精神和职业道德;通过介绍面试的基本技巧,培养员工的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8.评价中心技术

    课程目标234

    1.评价中心技术概述

    2.评价中心技术的基本形式

    3.评价中心技术的使用

    1.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

    2.了解评价中技术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功能;

    3.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特殊重要性,认识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实验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责任意识、辨识能力、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评价中心技术的基本形式与主要功能,激发员工的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通过介绍评价中心技术的应用,激发员工的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9.其他素质测评方法

    课程目标234

    1.知识考试

    2.工作取样方法

    3.书面介绍信息分析

    1.了解知识考试的特点与意义;

    2.掌握工作取样法的应用技巧;

    3.掌握书面介绍信息分析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辨识能力、探索精神、职业道德、拼搏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知识考试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激发员工的探索精神和拼搏精神;通过介绍书面介绍信息的分析要点,培养员工的辨识能力和职业道德。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察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案例研讨或读书笔记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招聘与人才测评概述

    课程目标12345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及课堂表现(10%),设此考核项目,目的是控制无故缺课和课堂懒散无纪律情况,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2)课后作业(20%),本学期共布置两次课后作业,作业包括课后思考题和案例分析题,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业雷同处理办法:相互完全雷同的,作业不予批解,返回重做新题。(3)课堂讨论(10%),课堂讨论形式为员工小组讨论,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4)期末考试(60%),期末进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

    2.招聘准备与策略

    课程目标23

     

    3.招聘渠道与方法

    课程目标23

     

    4.人才测评的基础

    课程目标23

    提交课后作业1份;

    5.人才测评的原理

    课程目标235

     

    6.心理测验方法

    课程目标234

    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7.面试方法

    课程目标234

    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8.评价中心技术

    课程目标234

    提交课后作业1份;

    9.其他素质测评方法

    课程目标234

    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许明月.招聘与人才测评.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2.主要参考书

    1.徐世勇,李英武.人员素质测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廖泉文.招聘与录用(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制订人:王富祥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绩效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40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绩效管理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必修课

    学分CREDIT

    2.5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48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李小聪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绩效管理》是研究和解决组织绩效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关于绩效管理流程和技术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从绩效计划、绩效控制、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五个方面讲述了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从实际操作角度讲述了绩效考核的各种技术手段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能够了解绩效管理内涵及发展现状,理解绩效管理的研究意义,掌握其研究方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理解绩效管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发展历程与意义;熟悉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流程,自觉将其运用到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之中;掌握绩效考核的各种技术手段和基本技能,能够解决绩效考核实践问题;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企业绩效计划、考核、面谈等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国内外绩效管理发展现状、特点与规律,对当前国内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明晰绩效管理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理解绩效管理相关知识、理论,把握企业绩效管理基本流程,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绩效考核的技术手段、基本技能,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实施绩效考核工作;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企业绩效计划、考核、面谈等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L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L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L

     

    H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绩效管理概述

    课程目标14

    绩效、绩效管理等相关内涵、绩效管理思想演变过程、绩效管理意义、绩效管理体系概述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绩效、绩效管理内涵,掌握绩效管理思想演变过程;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了解绩效管理现状、现存的主要问题,理解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绩效管理思想演变过程,科学探索精神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绩效管理思想演变知识的梳理,让员工体会到管理中对的认识的变化及管理方式的变化,引发员工对现代绩效管理进行深入思考。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计划制定

    课程目标24

    绩效管理基本流程、绩效计划、构建绩效指标体系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理解绩效计划的内涵及制定过程、掌握绩效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掌握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的原则、方法并帮助企业不同岗位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实践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职业品格、职业道德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品格、诚实公正的职业道德等;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原则和制定过程的介绍,让员工体会岗位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岗位的价值,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管理过程控制

    课程目标24

    绩效计划实施、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及误区、绩效管理过程有效控制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绩效过程控制中的误区、理解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掌握绩效管理过程控制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识别出企业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保证绩效管理顺利推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职业品格、责任感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增强员工职业责任感,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优秀品格;绩效管理控制的科学方法的介绍,培养员工勇于探索、创新精神。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考核

    课程目标24

    绩效考核技术、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提高绩效考核有效性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知道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掌握绩效考核技术;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识别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课时+实践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职业道德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绩效考核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激发员工大胆探索、突破陈规,增强员工解决绩效考核实际问题的能力;厘清不同绩效考核技术中的问题,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求真务实,勇于承担责任。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课程目标24

    绩效反馈概述、绩效面谈、绩效反馈效果评估、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原则、绩效考核结果的具体应用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绩效反馈、绩效面谈的内涵及意义,掌握绩效反馈和面谈的方法;掌握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原则;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组织实施绩效反馈和面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实践2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绩效面谈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正直善良,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相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员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绩效考核技术手段

    课程目标34

    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体系、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考核体系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基于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的三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在管理实践中,灵活运用三种绩效考核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8课时+实践6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实践创新能力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三种不同的绩效考核技术介绍,引导员工思考绩效考核技术背后的原理,增强员工思考、探索的精神;三种绩效考核技术在案例中的应用,增强员工的实践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绩效管理概述

    课程目标1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态度端正、课堂表现活跃、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加5分;2.实践项目(35%),安排2次实践项目,提交2次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每个实践项目满分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期末考试(50%),实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未达总分5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计划制定

    课程目标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管理过程控制

    课程目标24

    出勤及课堂表现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考核

    课程目标24

    1份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绩效管理流程-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课程目标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绩效考核技术手段

    课程目标34

    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付亚和主编.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2.付亚和主编.绩效管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2.主要参考书

    1.阿吉斯.绩效管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孙波.绩效管理:本源与趋势.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3.孙科柳、蒋业财、解文涛.华为绩效管理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 编. 绩效管理:员工效能的测评与提高.商务印书馆,2008

    制订人:李小聪

    审核人:张玉磊

    2022 05


    《薪酬与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46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薪酬与福利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必修课

    学分CREDIT

    2.5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48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李小聪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薪酬与福利》是研究和解决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薪酬管理理念、技术和流程的学科,其主要包括薪酬管理总论、战略性薪酬管理、薪酬模式设计、福利管理、薪酬制度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能够了解薪酬内涵及发展现状,理解薪酬管理的研究意义,掌握其研究方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理解薪酬管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发展历程与意义;熟悉薪酬管理理论及薪酬模式设计,自觉将其运用到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之中;掌握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企业薪酬管理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国内外薪酬管理发展现状、特点与规律,对当前国内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明晰薪酬管理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理解战略性薪酬管理的逻辑,把握薪酬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理解薪酬管理相关知识、理论,掌握不同薪酬设计模式,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的管理实践中;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薪酬模式设计的技术手段、基本技能,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5.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企业薪酬管理(薪酬模式设计、薪酬调查、薪酬制度设计等)相关工作的能力、素养、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L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L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L

     

    H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薪酬管理概述

    课程目标14

    薪酬及其相关概念、薪酬发展简史、薪酬管理及相关概念、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理解薪酬、薪酬管理及相关概念内涵,掌握薪酬发展历程;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了解目前中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6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薪酬发展史梳理,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薪酬的影响,激发员工爱国主义情怀;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员工深入了解中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困境,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探索破解困境之道,为中国企业发展贡献自己智慧。

    战略性薪酬管理

    课程目标24

    战略性薪酬管理与总报酬的体系、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薪酬管理与组织文化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内涵、厘清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基本逻辑、掌握战略性薪酬的内容;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理解企业战略、组织文化、企业生命周期等对薪酬战略的影响,并能够帮助企业诊断薪酬管理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2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组织文化对薪酬战略的影响,引导员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对组织文化及战略的影响,更进一步分析薪酬战略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内涵,激发员工结合中国管理实践,提出经世济民之路。

    职位薪资模式

    课程目标24

    工作分析、岗位评价、薪酬调查、职位薪资体系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职位薪资模式的内涵、掌握职位薪资模式的建立流程、掌握岗位评价的方法(定性、定量方法);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岗位分类体系、进行岗位评价,并根据岗位评价结果建立职位薪资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课时+实践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公正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工作描述介绍,帮助员工认识公司内部不同的岗位,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引导员工求真务实、公平客观的搜集跟岗位相关的信息,加深对岗位的认识。

    技能/能力薪酬模式

    课程目标24

    技能薪资体系、能力薪资体系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技能、能力、胜任力等相关感念,理解技能/能力薪资模式的内涵、设计流程、设计中的难点;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帮助企业构建技能/能力要素,为不同岗位设计科学合理的薪资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创新能力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技能薪资体系,引导员工本着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分析不同技能元素及其价值,在分析过程中,帮员工全面了解技能岗位,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能力薪资模式,引导员工思考不能的能力要素及其价值,尤其是让员工意识到创新实践能力对企业发展及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价值。

    绩效薪资模式

    课程目标24

    绩效奖励基本原理、绩效奖励种类、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绩效奖励原理、绩效奖励种类,学会运用不同绩效奖励计划对员工进行激励;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分析企业绩效奖励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实践2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勇于创新、诚信公正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绩效奖励的公平分配,引导员工本着求真务实、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员工绩效进行分析;绩效薪资模式在不同企业应用产生的效果迥异,引导员工突破陈规,结合中国实践和企业发展实践探索适合的绩效薪资模式。

    福利管理

    课程目标34

    员工福利概述、法定福利(五险一金)、企业补充福利、福利发展趋势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员工福利构成、发展历程、重点掌握我国法定福利和企业补充福利内容;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掌握法定福利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在管理实践中,解决员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课时+实践6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遵从维护法律法规、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援引案例,引导员工意识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在遵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处理好员工与组织的劳动纠纷问题。

    特殊员工群体薪酬设计

    课程目标234

    销售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特殊员工群体薪资设计

    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探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掌握不同类型员工特点,并有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实践4课时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薪酬管理概述

    课程目标1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态度端正、课堂表现活跃、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加5分;2.实践项目(35%),根据实践课时安排,分组完成2-3次实践项目。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提交某岗位薪资设计方案。每个实践项目满分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期末考试(50%),实行综合闭卷考试,总分为100分,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未达总分50%者,该门课程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战略性薪酬管理

    课程目标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职位薪资模式

    课程目标24

    1份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技能/能力薪酬模式

    课程目标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考试

    绩效薪资模式

    课程目标24

    1份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福利管理

    课程目标34

    1份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考试

    特殊员工群体薪酬设计

    课程目标234

    1份薪资设计方案、考试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刘昕主编.薪酬管理(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2.文跃然主编.薪酬管理原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2.主要参考书

    1.乔治·米尔科维奇.薪酬管理(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陈小平.薪酬管理.科学出版社,2018

    3.肖红梅、康锋.薪酬管理业务综合训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4.李永周. 薪酬管理:理论、制度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周永亮、李建民.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全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制订人:李小聪

    审核人:张玉磊

    2022 05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18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职业生涯管理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必修

    学分CREDIT

    2.5

    学时CONTACT HOURS

    48课时(理论32、实践16

    先修课程PRE-COURSE

    理论、实验课程填写,若无,则不填写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全日制本科生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员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原则、特点及其职能。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按照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框架,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和原则的运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员工能理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与方法,并能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的训练,使员工具备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能力,厘清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的方法以及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学会解决就业、职业适应、职业发展、家庭与职业的关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能够应对职业生涯的中长期发展;

    2.掌握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

    3.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主动求知;

    4.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原则、特点及其职能;

    5.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能力;

    6.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H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H

     

     

    H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M

     

    H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2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 职业生涯研究导论

    课程目标136

    1.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背景

    2.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3.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框架。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课程思政元素:规划意识、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让员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激发培养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背景学习,提高员工的科学态度、规划能力和责任意识。

    2. 职业生涯规划模型

    课程目标2456

    1.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型概述

    2.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理论研究

    3.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考查

    4.有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标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型

    2.掌握有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标设定和考查。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3. 职业选择阶段:为工作做准备

    课程目标2456

    1.职业选择理论

    2.有效选择职业的思路

    1.了解职业选择理论

    2.掌握选择职业的思路。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课程思政元素:择业意识、担当意识、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型、有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标、职业选择理论内容,培养员工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激发员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勇于担当的意识、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以及正确的择业观。

    4. 进入组织阶段

    课程目标2346

    1.组织选择的理论

    2.进入组织过程中的组织行为

    3.进入组织过程中的个体行为

    1.了解组织选择的理论

    2.掌握进入组织过程中的组织与个体行为。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5. 职业生涯早期阶段

    课程目标2456

    1.立业期的内容和阶段

    2.组织在员工立业期里应采取的行为

    3.员工个人在立业期的行为

    4.成就期的内容和阶段

    5.组织在员工成就期里应采取的行为

    6.员工个人在成就期的行为

    1.了解立业期的内容和阶段

    2.掌握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决策问题的类型。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6. 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课程目标2456

    1.职业生涯中期转变所面对的问题

    2.组织在员工职业生涯中期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3.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行为

    1.了解职业生涯中期转变所面对的问题分析

    2.掌握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行为和组织采取的行为。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7职业生涯晚期阶段.

    课程目标2346

    1.职业生涯晚期阶段所面对的问题

    2.组织在员工职业生涯晚期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3.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晚期阶段的行为

    1.了解职业生涯晚期阶段所面对的问题

    2.掌握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晚期阶段的行为和组织采取的行为。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8. 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

    课程目标2456

    1.职业考查的类型

    2.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3.职业生涯目标设定

    4.职业生涯战略

    5.职业生涯评价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2.掌握职业生涯战略、目标设定和评价。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课程思政元素:择业意识、科学意识、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 职业生涯早期阶段、 职业生涯中期阶段、职业生涯晚期阶段的相关内容,让员工了解职业生涯早期、中期、晚期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培养员工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能力,厘清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的方法以及切实有效的求职技巧,学会解决就业、职业适应、职业发展、家庭与职业的关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能够应对职业生涯的中长期发展;激发员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勇于担当的意识、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

    9. 职业管理中的现代问题

    课程目标2356

    1.工作压力的来源与结果

    2.化解压力和得到社会支持的组织行动

    3.工作与家庭之间冲突的模型

    4.组织对工作家庭问题的反应

    5.改变组织的工作家庭的文化

    6.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活质量

    1.了解工作压力的来源与结果

    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4

    10.人力资源支持系统

    课程目标2456

    1.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合

    2.以职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说明

    3.组织中的职业生涯管理系统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合

    2.掌握以职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评

    2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员工课堂表现、课后案例研讨、网络课程平台参与以及课程论文等进行考察;终结性评价则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 职业生涯研究导论

    课程目标

    136

    课后作业。

    课程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平时考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作业、课程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平时出勤(10%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无故缺勤5次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课堂提问(讨论)(10%

    根据课程相关的内容,拟定问题或讨论题,要求员工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进行3次分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并确定小组汇报人。从不参与课堂讨论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3.课程作业(10%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员工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结合所学内容,做到史论结合,体现出历史思维能力。不按要求完成作业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4.课程考试(70%

    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不参加课程考试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 职业生涯规划模型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3. 职业选择阶段:为工作做准备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4. 进入组织阶段

    课程目标

    234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5. 职业生涯早期阶段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6. 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7职业生涯晚期阶段.

    课程目标

    234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8. 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

    课程目标

    2456

    课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9. 职业管理中的现代问题

    课程目标

    2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0.人力资源支持系统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袁庆宏、付美云、陈文春.职业生涯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主要参考资料

    1)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李晔、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尼卡·M·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周坤. 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

                         制订人:贾文红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Z036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刘晓苏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讲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介绍中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普遍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本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公共部门职位分类、公共部门人员的招用、公共部门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公共部门人员的培训、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管理、公共部门人员的报酬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员工正确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同时,对国内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完善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培养员工的人事管理综合素质,使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激发社会责任感。

    2.巩固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理论。

    3.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前沿。

    4.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熟悉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及政策法规,以及先进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制度化内容和规律性趋势,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检索、资料分析和论文写作等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咨询服务机构等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7.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H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L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M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H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123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2.国外公务员制度及其改革

    3.中国公共部门人事管理改革

    1.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沿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2.掌握公共部门的涵义及分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特征和原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基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3.理解国外公务员制度及其改革的背景、特点及其趋势。

    4.理解中国公共部门人事管理改革的背景、问题及改革。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6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法治意识、科学态度、辨识能力、责任意识,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历程的学习,激发员工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经验。通过介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基础,培养员工的法治意识。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路径分析,提高员工的科学态度、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激发员工的国际视野。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课程目标14567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流程

    1.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及功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供求预测的方法。

    2.理解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

    3.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及实施。

    4.应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态度、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提高员工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3.公共部门职位分类

    课程目标14567

    1.公共部门人事分类概述

    2.公共部门职位分类的原理及方法

    3.国外公务员职位分类

    4.中国公共部门职位分类

    1.了解公共部门人事分类的涵义、形态、原则、功能,国外公共部门职位分类的产生和发展。

    2.理解公共部门职位分类的原理及方法,公共部门人事分类的发展趋势。

    3.掌握职位分类的结构、原则、程序,职位分类的发展趋势,中国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的基本架构。

    4.应用职位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改革及发展。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态度、政治导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公共部门人事分类技术的分析,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公共部门人事分类的中国特色及其改革完善,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激发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4.公共部门人员的招用

    课程目标14567

    1.人员招用的一般程序

    2.公共部门人员招用中的面试

    3.公共部门人员招用中的测试

    1.了解人员招用的一般程序及常见的招募途径,中国公共部门人员招用的程序,国外公务员的招用程序。

    2.理解素质模型的基本理论,国外公务员的素质框架。

    3.掌握中国公共部门人员素质框架的构建,人员招用中的面试与测试。

    4.应用人员招用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公务员录用的现状及对策。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远大理想、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人员录用制度的历史沿革,激发员工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中国公共部门人员录用制度的特色优势及其发展完善,激发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远大理想,以及制度创新的国际视野。

    5.公共部门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课程目标14567

    1.职业生涯发展概述

    2.公共部门人员的生涯规划

    3.公共部门人员的生涯管理

    1.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2.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理论,公共部门人员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掌握公共部门人员的生涯管理。

    4.应用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态度、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远大理想、治理体系现代化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中国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通过梳理中国公共部门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组织帮助,激发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远大理想,以及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认同。

    6.公共部门人员的培训

    课程目标14567

    1.公共部门人员培训概述

    2.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需求分析

    3.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4.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实施与评估

    1.了解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流程,公共部门人员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方法。

    2.理解人员培训的基本理论,公共部门人员培训效益评估。

    3.掌握公共部门人员培训需求分析的程序。

    4.应用培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现状及其发展。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导论自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中国公共部门人员培训制度,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道路自信,以及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同。

    7.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

    课程目标14567

    1.激励理论概述

    2.国外公务员的激励制度

    3.中国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制度

    1.了解中国公务员激励制度及其实施,事业单位的人员激励制度,国外公务员的激励制度。

    2.理解人员激励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

    3.掌握全面奖惩战略及其实施。

    4.应用激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公共部门人员激励的现状及其改革。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态度、文化自信、政治导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激励理论的分析,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和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中国公共部门人员激励制度的改革完善,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激发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8.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管理

    课程目标14567

    1.绩效管理概述

    2.公共部门人员绩效计划的制订

    3.公共部门人员绩效评估的实施

    4.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反馈与改进

    1.了解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概念,公共部门人员绩效评估的方法。

    2.理解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

    3.掌握公共部门人员绩效计划的制订,公共部门人员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公共部门人员绩效评估的实施,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反馈与改进。

    4.应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公共部门人员考核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态度、政治导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绩效管理一般理论的分析,培养员工的科学态度;通过学习中国公共部门人员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完善,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激发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学习中国公务员考核奖惩制度制度创新,激发员工的国际视野。

    9.公共部门人员的报酬

    课程目标14567

    1.报酬与薪酬概述

    2.薪酬制度的公平原则

    3.公共部门人员薪酬等级制度的设计

    4.公共部门人员的社会保险

    1.了解报酬和薪酬的基本理论,国外公务员的报酬现状,薪酬等级设计的方法。

    2.理解全面报酬理论,薪酬制度的公平原则,宽带薪酬结构理论。

    3.掌握公共部门的薪酬困境,中国公务员的薪酬构成,中国公共部门人员的社会保险。

    4.应用报酬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公共部门人员报酬现状及其改革。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及汇报

    4.网络课程参与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态度、制度自信、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中国公共部门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制度,激发员工的科学态度、制度自信、责任意识,以及制度变迁与时俱进的认同;通过探讨中国公务员报酬制度创新,激发员工的国际视野。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通过员工课堂表现、课后案例研讨、网络课程平台参与以及课程论文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课程目标123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课堂出勤率、教学参与、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综合成绩(100%)=课堂出勤率(10%+教学参与(30%+案例讨论(30%+课程论文(30%)。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课堂出勤率。通过课程教学中的日常考勤来评判,满勤100分。无故缺勤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请假超过3次以上者,从第4次开始每次扣10分,扣完为止。

    2.教学参与。通过员工在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中参与的态度和能力来考察,满分100分。具体评分标准为:优秀(90分以上):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能够独立思考,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并发表不同观点;网络课程参与率很高。良好(80—89分):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及同学的相关课程问题,有一定的见解;网络课程参与率高。中等(70—79分):态度端正,上课听讲较认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较为完整地回答老师及同学的课程问题;网络课程参与率较高。合格(60—69分):态度较端正,上课听讲较认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并回答老师及同学的课程问题;网络课程参与率一般。不合格(59分以下):上课态度不端正,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不认真思考,无法回答老师及同学的相关课程问题;网络课程参与率低。

    3.案例讨论。在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布置案例题目,课后准备及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并相互点评。案例讨论汇报不少于8次,平均每生汇报不少于1次,满分100分。具体评分标准为:优秀(90分以上):分析透彻、层次分明、主题突出,能很好回答教师及同学的问题。良好(80—89分):分析较透彻、层次较分明、主题较突出,能较好回答教师及同学的问题。中等(70—79):分析简单、层次不够清晰、主题不够明确,能较好回答老师及同学问题。合格(60—69分):分析较混乱、层次较模糊、主题不明显,能回答老师及同学的问题。不合格(59分以下):分析混乱、层次模糊、主题非常不明显,不能回答老师及同学的问题。

    4.课程论文。通过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员工完成1篇专业学术论文的质量来评价,满分100分。具体评分标准为:优秀(90分以上):论文选题新颖、适度,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研究方案合理、研究方法得当;论文内容完整,论证严密且有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良好(80—89分):论文选题有一定新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合理;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较为严密且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中等(70—79分):论文选题有一定新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比较合理;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有一定的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合格(60—69分):论文选题适度;研究方案、研究方法较为合理;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论证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论述有条理;论文格式基本规范。不合格(59分以下):论文选题不符合课程研究方向;论文内容不够完整,论证缺乏逻辑性,思路不清晰,错误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3.公共部门职位分类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4.公共部门人员的招用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5.公共部门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6.公共部门人员的培训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7.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8.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管理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9.公共部门人员的报酬

    课程目标14567

    课堂讨论、案例汇报、教学参与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吴志华,刘晓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志华.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主要参考书

    1[]诺伊.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英文第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克林格勒,纳尔班迪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第6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伯曼,韦斯特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派恩斯.公共和非营利性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5)吴志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刘晓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孙柏瑛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8)吴志华,刘晓苏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9)萧鸣政.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0)周均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制订人:刘晓苏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22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员工关系管理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王迎冬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员工关系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招聘录用管理、员工离职、解聘和裁员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员工纪律、员工参与和沟通、劳动争议处理、员工职业安全管理、员工压力管理、员工援助计划、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员工满意度、非正式雇佣员工关系管理、多元化员工关系管理等。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模块,覆盖了选、育、用、留、裁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企业发生的典型的、重要的争议案例和实践问题进行阐述。信息量大、兼容性强、涉及面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可以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员工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及优秀企业的经验,并能够系统的掌握企业员工关系的基本问题、内在关系及危机争议的处理方法,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员工的理论视野,培养员工运用所学的员工关系理论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进一步巩固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员工系统思考和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掌握员工管理的实质,理解员工关系的内涵,了解员工关系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掌握不同学派的员工关系理论观点,并厘清其异同。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历史沿革,理解不同背景下劳动冲突的特点及劳动关系管理的核心。

    5.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重点掌握员工离职、解聘、争议处理、压力管理、援助计划等劳动关系处理流程。提升员工压力管理能力,关爱组织和他人,具备一定的解决不同类型组织劳动关系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6.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具备扎实的劳动关系处理实操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不同类型组织劳动关系问题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H

     

     

     

    M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L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员工关系管理绪论

    课程目标12

    员工关系管理的内涵、目标与角色定位

    员工关系管理的职能体系构建

    员工关系管理环境及其变化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和相关书籍阅读,了解员工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基本职能体系。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堂讨论,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了解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员工关系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系统思考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员工关系发展过程,让员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系统思考的方法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讲解员工关系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培养员工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员工关系的确立

    课程目标145

    劳动关系的确立与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续订

    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劳动关系的确立条件和构成要件,掌握劳动合同法基本内容。

    2.员工通过课堂讨论,熟悉各种用工形式的劳动合同编写的基本内容,熟悉劳动合同订立和续订基本条件和注意事项。

    3.熟悉各种用工形式的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的发生条件,能够掌握企业人事管理活动中有关劳动合同的相关工作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连签二次劳动合同,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律思维、法律权利、法律义务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订立、续订、变更、终止和解除的相关知识,让员工学会用法律思维分析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相关问题,在未来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遵守法律、掌握劳动者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员工自身要养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员工离职和主动离职管理

    课程目标346

    员工离职的内涵、类别与影响

    员工离职率与离职成本测量

    员工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理论解释

    员工主动离职的防范对策与管理流程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复习组织行为学相关知识,了解员工离职的基本内涵,以及员工离职的主要分类,能够基本分析员工离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影响,

    2.通过文献查阅和课堂学习,员工能够掌握员工离职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做好员工离职数据的基本分析工作,同时,能够准确计算员工离职成本和了解离职成本的控制基本方法。

    3.通过文献学习和课堂学习,员工能够掌握员工离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对员工离职行为作出理论解释。

    4.员工通过课堂讨论,根据对员工离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关理论理解,掌握员工主要理智的防范对策,并能够掌握员工离职的管理流程,并了解员工离职访谈技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人本主义、诚德厚爱、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管理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离职相关知识和员工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解释,引导员工在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能够以人本主义和诚德够爱对待同事,通过理论解释了解员工离职的相关问题,培养员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科学管理流程的工作意识。

    员工解聘与裁员管理

    课程目标2346

    解聘及其员工关系管理

    裁员及其员工关系管理

    解聘和裁员中的员工关系协调策略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员工解聘与裁员发生的适用条件,理解员工解聘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企业裁员的法律流程和企业管理流程,尤其是被裁员工的工作安置和货币安置问题,了解企业裁员前的调查工作流程和掌握在解聘和裁员活动中经常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掌握协调解聘和裁员的协调策略。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人文关怀、集体主义、理性思维、和谐人际关系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解聘、裁员相关专业知识,让员工在员工解聘和裁员工作中能够以人文关怀做好解聘和裁员员工的安置工作,让员工懂得企业裁员的发生情境和影响因素,理解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能够为组织健康发展而解聘和裁员。同时,在与解聘和裁员群体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理性思维分析问题。

    员工纪律、惩戒及不良行为管理

    课程目标

    456

    员工纪律管理

    员工违纪行为的惩戒管理

    问题员工管理与员工不良行为防范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复习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与知识,了解员工纪律管理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内容,能够对不同企业类型和不同员工类型有针对的开展员工纪律管理工作。

    2.了解企业员工工作场所偏差行为发生的环境、组织、个人等相关特征表现,了解企业常规的员工违纪行为的惩戒措施。关注激励和惩罚问题,了解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员工惩戒措施和掌握纠正员工工作场所偏差行为的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工作场所偏差行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遵守规章制度、纪律意识、组织公平感、积极进取、勤奋务实、平等意识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纪律管理基础知识,引导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意识,明确惩戒与奖励行为发生机制,在员工惩戒和奖励的过程中培养员工组织公平感和平等意识。通过激励管理引导员工产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勤奋务实的工作风格。

    员工参与管理与沟通管理

    课程目标

    246

    员工参与概述

    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与典型模式

    员工沟通管理概述

    员工关系沟通的渠道、网络与实现方式

    员工关系管理中的沟通障碍与处理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员工参与的基本内涵和测验员工参与的主要维度,通过分析典型的企业案例,对比不同组织的员工参与方式,使员工了解员工民主参与的典型模式。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员工了解管理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了解上下级沟通、同事沟通的渠道和网络的实现方式。

    4.员工通过课堂讨论,系统介绍沟通过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信息失真),员工通过生活或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能够分析出沟通的问题或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集体意识、组织建言、高尚人格、杰出品质、感情充沛、人际关系和谐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参与相关知识,培养员工集体意识和积极参与集体决策,激发员工组织建言行为。通过讲述员工沟通管理相关知识,让员工懂得高尚人格和杰出品质是人际沟通的内在的驱动力;通过讲述团队管理的基本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让员工知晓感情充沛和恰当的情感交流对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团队沟通过程中,恰当的沟通方式、渠道、环境和对象等因素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员工抱怨、申诉于劳动争议处理

    课程目标156

    员工抱怨管理

    员工申诉管理

    劳动争议处理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员工抱怨的内涵以及员工抱怨的表征特点,能够在企业实践中熟练捕捉员工抱怨并进行归类。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了解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员工申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律思维、法律权利、法律义务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抱怨、申诉和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知识,让员工学会用法律思维分析员工抱怨、申诉和劳动争议的相关问题,在未来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遵守法律、掌握劳动者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员工自身要养成知法、懂法和守法的意识与习惯。

    员工健康管理

    课程目标156

    员工健康管理概述

    职业病及其防治

    心理健康管理与心理疾病防治

    1.员工通过可以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员工健康管理的内涵及意义。了解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好处,以及从文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完善员工健康管理相关活动,

    2.员工通过课堂讨论,掌握职业病的内涵、类型及鉴定程序。总结和归纳不同行业或职业的常见职业病,了解员工职业病的一般评估过程和员工关系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措施。

    3.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心理疾病防治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关爱他人、心理调节、锻炼身体、科学作息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述员工健康管理和了解不同行业或职业常见职业病,引导员工从事员工关系管理的工作中关爱组织成员和预防员工职业病。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管理和心理疾病相关知识,让员工了解心理解压相关策略,能够进行自我和帮助他人心理调节,同时培养员工锻炼身体和养成科学作息的意识。

    员工援助计划

    课程目标156

    员工援助计划概述

    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与运作

    员工援助计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员工援助计划的内涵、员工援助计划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2.掌握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与运作过程和实施操作步骤,能够在对员工进行基本分类,并对员工开展心理管理。

    3.了解员工帮扶计划(EAP)的主要内容,能够清楚把握员工帮扶计划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关爱他人、心理调节、科学管理、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援助计划相关知识,引导员工在制定员工援助计划和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时能够以关爱他人为前提,体现对员工的人本关怀,培养员工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管理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对员工援助计划的相关案例,让员工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

    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课程目标156

    员工工作-家庭平衡概述

    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及其表现

    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策略与计划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以及为何开展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理解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原因,了解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的实施过程,以及影响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的核心点。了解人性假设理论与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相亲相爱、爱岗敬业、协调发展、承担责任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工作-家庭平衡、冲突相关知识,让员工懂得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家庭和企业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培养员工对家庭成员相亲相爱和对企业爱岗敬业的意识,感悟个人在家庭和工作中承担责任,能够将家庭和工作协调发展。

    员工压力管理与情绪管理

    课程目标156

    压力和情绪的内涵、产生与影响因素

    不同压力和情绪管理的组织对策

    不同员工群体的压力源及其压力和情绪管理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压力和情绪的内涵,能够掌握压力和情绪产生和影响因素。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不同压力和情绪的作用,以及企业应对不同压力和情绪的组织策略。

    3.员工通过课堂讨论,掌握如何有效切断压力源的方法、如何主动宣泄自己的压力以及如何有效影响他人情绪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自我调适、关爱他人、身心和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压力、情绪相关知识,让员工了解压力和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能够在工作中指导和关爱他人的心理健康,促进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身心和谐,引导员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压力源和有效宣泄压力。

    员工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课程目标156

    1.员工满意度及管理概述

    2.员工满意度调查

    3.员工满意度调查实施与应用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企业员工满意度管理的意涵及意义。了解招聘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培训满意度、薪酬满意度、绩效考核满意度等具体模块的满意度调查测量量表。

    2.员工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员工满意度调查方案及调查过程中注意事项,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提高员工满意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自我效能、心理契约、细致严谨、克服困难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员工满意度及满意度调查相关知识,让员工能够通过了解和掌握提升自我效能的方法。同时,通过分析满意度,提升员工工作和组织成员心理契约,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引导员工培养细致眼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员工关系管理绪论

    课程目标12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和小组讨论。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及课堂表现(20%),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连续缺勤达5次,取消本门课程成绩。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

    2.课后作业(15%),布置1次开放性题目,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创新性为依据,作业满分为100分。

    3.课程论文(45%),通过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员工完成1篇专业学术论文的质量来评价,满分100分。评价标准为:论文选题新颖、适度,研究意义,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完整性,论证逻辑性和层次性;论文格式规范。

    4.小组讨论(20%),员工选择恰当主题(自选题目和命题题目),严格规范小组分组、调研、汇报和教师总结流程,小组讨论成绩员工根据实际情况赋分,原则上小组内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控制在10%以上。

     

    员工关系的确立

    课程目标145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员工离职和主动离职管理

    课程目标34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员工解聘与裁员管理

    课程目标234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员工纪律、惩戒及不良行为管理

    课程目标

    4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平时作业

    员工参与管理与沟通管理

    课程目标

    24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员工抱怨、申诉于劳动争议处理

    课程目标1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员工健康管理

    课程目标1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员工援助计划

    课程目标1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课程论文

    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课程目标1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小组讨论

    员工压力管理与情绪管理

    课程目标1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小组讨论

    员工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课程目标156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李新建,孙美佳等.员工关系管理(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2.主要参考书

    1.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2.田  辉.员工关系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制订人:王迎冬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41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选修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邹玉政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内容包括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的法律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概述、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同时传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方法,以及处理人力资源法律实务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激发员工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促进员工法律素养的提升,使员工逐渐学会用行政法的思维、逻辑和方法去考察、分析、理解社会现实问题,能够初步解答和回应社会现实中的行政法问题。

    3.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学科前沿。

    4.关注我国法治发展动态,熟悉当代中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实践,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文献检索、资料分析和论文写作等方法和技能,具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处理相关法律实务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行政法概述

    12345

    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2.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了解行政法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行政法法律渊源的等级效力,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区别,行政法各基本原则的内涵。

    3.掌握并能够应用:行政法理论和基本原则分析判断行政法相关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依法行政、治理现代化、程序意识、诚实守信、责任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法的基本概念、法律渊源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通过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培养员工依法行政的意识、程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等培养员工从事行政法相关工作的职业素养。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12345

    1.行政组织法概述

    2.中央国家行政机关

    3.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4.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5. 公务员

    1.了解行政组织法、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公务员的概念。

    2.理解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国务院行政机构的种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设置与编制,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的区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基本管理制度。

    3.掌握并能够应用:行政组织法理论和制度分析判断机构的性质、行政职权的合法性和公务员的行政纪律责任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4

    课程思政元素:制度自信、治理现代化、权责一致、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组织法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我国的制度优势;通过介绍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及相关管理制度,帮助员工树立员工权责一致的意识培养员工从事公务工作的职业素养。

     

    抽象行政行为

    课程目标123456

    1.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2.行政法规

    3.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1.了解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概念。

    2.理解行政规则冲突的解决,行政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制定机关、制定权限、程序、监督机制。

    3.掌握并能够应用:抽象行政行为的理论和制度分析解决行政规则合法性问题种行政规则与上位法的冲突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保留、法律优先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我国立法体制和立法体系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法律保留、法律优先的基本内涵。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课程目标123456

    1.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2.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3.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

    1.了解具体行政行为及其成立、效力和一般合法要件的概念。

    2.理解具体行政行为区别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标准,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取得和丧失的条件,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

    3.掌握并能够应用: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和制度分析判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条件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合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我国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的介绍,增强员工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行政许可

    课程目标123456

    1.行政许可概述

    2.行政许可的设定

    3.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4、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5.行政许可的费用(禁止收费原则、法定收费例外)

    6.监督检查

    7.行政许可诉讼

    1、了解行政许可及其设定、实施、监督和相关制度的概念。

    2、理解行政许可的特征,行政许可制度的各基本原则,设定行政许可与市场调节、个体自主、社会自律的关系,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普通许可实施程序与特别许可实施程序的区别,行政许可的费用制度,行政许可被授予人的法定公判义务。

    3、掌握并能够应用:分析解决行政许可授予过程和监督检查过程中的行政行为合法性问题,以及行政许可诉讼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许可立法理念和制度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许可法在权力制约、权利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行政处罚

    课程目标123456

    1.行政处罚概述

    2、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3.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

    4.行政处罚的程序

    5.治安管理处罚

    1.了解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程序及相关制度的概念。

    2.理解行政处罚制度的基本宗旨,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的委托,行政处罚的适用规则,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和实施程序规则,治安处罚的适用和处罚程序。

    3.掌握并能够应用:行政处罚理论和制度分析解决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合法性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守法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处罚立法理念和制度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处罚法在权力制约、权利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培养员工守法意识。

    行政强制

    课程目标123456

    1.行政强制概述

    2.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3.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4.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5.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1.了解: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程序及相关制度的概念。

    2.理解: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种类、设定、实施程序。

    3.掌握并能够应用:行政强制理论和法律规定分析解决行政强制权行使的合法性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守法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强制立法理念和制度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行政强制法在权力制约、权利保障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培养员工适守法意识。

    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

    课程目标123456

    1.行政程序概述

    2.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1.了解行政程序、听证制度、说明理由、行政案卷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

    2.理解行政程序的意义,听证制度、说明理由、行政案卷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3.掌握并能够应用:分析解决行政听证程序合法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判断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决定的合法性和解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序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权保障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程序制度的介绍,培养员工程序意识,尊重当事人程序性权利,帮助员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政复议

    课程目标123456

    1.行政复议概述

    2.行政复议范围

    3.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4.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5.行政复议的审理、决定和执行

    1.了解行政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和行政复议机关的概念。

    2.理解行政复议的功能,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行政复议的决定类型,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3.掌握并能够应用:分析解决行政机关在受理和作出复议决定中的程序合法性问题。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4

    课程思政元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序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权保障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行政复议制度的介绍,培养员工程序意识,尊重当事人程序性权利,帮助员工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行政诉讼

    课程目标123456

    1.行政诉讼概述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行政诉讼的管辖

    4.行政诉讼参加人

    5.行政诉讼程序

    6.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1.了解行政争议的概念和行政诉讼的特征,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3.掌握并能够应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程序。

    1.课堂讲授

    2.案例分析

    8

    课程思政元素:权力制约道路自信、尊重人权、法治精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行政诉讼制度的介绍,帮助员工理解我国的权力制约体系,坚定道路自信;培养员工程序意识,尊重当事人程序性权利,帮助员工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国家赔偿

    课程目标123456

    1.国家赔偿概述

    2.国家赔偿法

    3.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1.了解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法的概念与特征。

    2.理解国家赔偿与相关制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并能够应用: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1.课堂讲授

    2.案例分析

    2

    课程思政元素:责任意识、诚信政府、科学精神、法治精神、逻辑思维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法治的最低要求是依法而治、有法可治。对于公民权利的保障是全方位的,相对地,国家的保障义务也应是全方位的(国家赔偿也是国家责任意识和诚信政府的体现)。国家赔偿就是这种思维的产物。通过对国家赔偿的理论与实务的分析、观察,服务国家赔偿制度的健全发展,也是科学精神、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所以,本案例的学习也促进着员工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对国家赔偿原则和规则的学习和适用,是需要逻辑能力的,分析个案的规制适用就是这种逻辑能力的体现,培养着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员工课堂表现、课后案例研讨、网络课程平台参与以及课程论文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行政法概述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及期末考试。综合成绩(100%)=课堂出勤率(5%+课堂参与(5%+课后作业(80%)。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课堂出勤率

    通过课程教学中的日常考勤来评判,满勤得分为100分,无故缺勤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

    2.课堂参与

    通过员工在课程教学中参与的态度和能力来考察,满分100分。具体评分标准为:优秀(90分以上):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能够独立思考,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并发表不同观点。良好(80—89分):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及同学的相关课程问题,有一定的见解。中等(70—79分):态度端正,上课听讲较认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较为完整地回答老师及同学的课程问题。合格(60—69分):态度较端正,上课听讲较认真,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并回答老师及同学的课程问题。不合格(59分以下):上课态度不端正,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其他事情,不认真思考,无法回答老师及同学的相关课程问题。

    3.课后作业

    每学期课后作业三次,每次两题:一题是在学过的部分自选一个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并写成小论文;另一题是在学过的部分自选一个典型案例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

    小论文评分标准为:

    优秀(90分以上):选题新颖、适度,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内容完整,论证严密且有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良好(80—89分):选题有一定新意;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较为严密且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中等(70—79分):选题有一定新意;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有一定的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书写较工整。

    合格(60—69分):选题适度;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论证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论述有条理;论文格式基本规范、书写不工整。

    不合格(59分以下):选题不符合课程研究方向;论文内容不够完整,论证缺乏逻辑性,思路不清晰,错误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

    案例分析评分标准为:

    优秀(90分以上):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结论正确或具有说服力、书写工整;

    良好(80—89分):观点较明确,分析较透彻、层次较分明、结论较正确或较具说服力、书写工整;

    中等(70—79):观点不太明确,分析简单、层次不够清晰、结论尚正确或具有一定说服力、书写较工整;

    合格(60—69分):观点不太明确,分析简单、层次较模糊、结论尚正确或具有一定说服力、书写不工整;

    不合格(59分以下):观点不明确,分析混乱、层次模糊、结论不正确或不具有说服力、书写不工整。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抽象行政行为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行政许可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行政处罚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行政强制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行政复议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行政诉讼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国家赔偿

    12345、6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教材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编写组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 主要参考书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7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奥托·迈耶:《德国行政法》,刘飞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狄骥:《公法的变迁》,郑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5[]盐野宏:《行政法总论》、《行政救济法》、《行政组织法》,杨建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制订人:邹玉政

    审核人:李小聪

    2020 620

     


    《周恩来人才思想》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58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周恩来人才思想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李小聪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周恩来人才思想》是探讨和展现周恩来的人才之道,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人才之道的实践、丰富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主要包括:人才之道概述、人才标准、任人、用人、培养人才五个方面的内容,系统阐述了周恩来关于人才选聘、任用、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周恩来的人才之道,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和用人之道的模范体现。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能够梳理人才之道的产生及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代人才之道的内涵及重要作用;理解人才基本标准,对不同类型、层次人才的德才要求;掌握任人、用人、育人的原则、知识、技能,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管理实践中;通过课堂讲授、文献研读、案例分析等,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深入探究人才之道发展逻辑及规律,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术研究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员工能够梳理人才之道的产生及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代人才之道的内涵及重要作用,体会中国不同时代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人才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理解人才基本标准,对不同类型、层次人才的德才要求;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任人、用人、育人的原则、知识、技能,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管理实践中,解决管理实践中人才的任、育、留问题;

    4.通过课堂讲授、文献研读、案例分析等,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深入探究人才之道发展逻辑及规律,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术研究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L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L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M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L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L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L

    H

    H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H

    H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H

    H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人才之道概述

    课程目标14

    人才的产生、内涵;重视人才,重视知识;科学用人

    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人才的内涵及重要性;梳理人才之道的产生及发展脉络,掌握人才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6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追求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人才的产生,引导员工思考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员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做贡献;人才内涵,让员工明白真正的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人才标准

    课程目标24

    基本标准;对不同人才的德才要求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人才的基本标准;理解德是人才第一重要标准,德的核心是注重服务;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了解不同时代不同人才的德才标准差异,重点掌握领导干部德才标准、一般干部标准、不同战线干部标准、党员干部标准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人才的基本标准,让员工知道政治立场坚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是人才的基本标准,引导员工成为这样的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是人才的第一重要标准,德的核心是注重服务。

    任人

    课程目标34

    任人原则;善任;让贤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周恩来人才之道的任人原则;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了解周恩来如何做到善任、让贤,并思考其管理启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8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任人的标准,让员工知道政治立场坚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是用人的基本标准,引导员工成为这样的人;援引案例,让员工明白,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主动让贤等是等是人才使用的重要标准。

    用人

    课程目标34

    容人;尊重关怀;树立榜样;从善纳谏;揽过推功;身范;奖惩;考核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周恩来人才之道的用人原则;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分析周恩来人才之道的用人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于管理实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8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援引案例,让员工分析周恩来的用人之道,使员工明白爱国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等是用人的重要标准;从周总理的用人之道中,感悟周总理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用人智慧,激起员工对周恩来人才思想的兴趣。

    培养人才

    课程目标34

    必须培养人才;开通人才培养渠道;高超的育人艺术;力行自我修养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了解周恩来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人才培养的原则;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掌握周恩来人才培养艺术、渠道,并将其灵活运用于管理实践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6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人才培养的原则,让员工明白爱国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等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援引案例,让员工感受周总理如何力行自我修养,激起员工学习恩来精神的热情。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人才之道概述

    课程目标14

    出勤及课堂表现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读书汇报。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态度端正、课堂表现活跃、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加5分;2.实践项目(35%),完成1-2次案例讨论,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实践项目总分为100分。3.读书汇报(50%),总分为100分。读书汇报成绩分为优、良、中等、合格四个等第。根据读书汇报现场表现、读书汇报稿质量两方面给定成绩。

    人才标准

    课程目标24

    出勤及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可选)

    任人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可选)

    用人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可选)

    培养人才

    课程目标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读书汇报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2.主要参考书

    1.顾振权、朱海山. 周恩来人才之道。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新芝,刘晴.周恩来纪事.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周恩来.周恩来自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

    4.康之国.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

    5.韩同友.周恩来思想与实践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迪克·威尔逊.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制订人:李小聪

    审核人:张玉磊

                                              202205

     

     

     

     


    《管理思想演变与发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37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管理思想演变与发展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王迎冬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管理思想演变与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介绍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史、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管理探索、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当代管理理论等内容。主要对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明了各种理论形成的背景、特点以及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在已形成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本课程主要分析西方管理理论的新趋势,主要在比较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和知识型企业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最后,分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管理探索。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可以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管理思想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能够系统的掌握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员工的理论视野,培养员工运用所学的东西方管理思想相关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进一步巩固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西方管理思想的实质,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内涵,激发员工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辩证法分析不同学派的管理理论观点及发展历程,并厘清其异同。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管理思想演变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关于人性的探索、行为科学学派和当代管理思想。

    5.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具备具备系统全面的管理理论积淀,形成独立思考、审时度势能力,能够用管理思想相关理论和知识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L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L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H

     

     

    M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L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中国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12

    儒家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思想

    其他流派的管理思想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以儒为主,道法相辅体系结构及主要特点。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儒家的仁政德治论管理思想、发夹的法治刑治论管理思想和道家无为而治论管理思想。

    3.通过文献阅读,掌握伦理型政治与法治型政治的区别,了解人治与法治在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主要体现。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人性假设与西方管理思想中人性假设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明礼守法、厚德仁爱、以人为本、诚信友爱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了解儒家、法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精神;主要内容可包括:通过对儒家、法家和道家主要思想和主要人物事迹,让员工体会我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先贤接触品格,引发员工借助圣贤之道引起对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的兴趣。

    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145

    汉朝时期管理思想

    隋唐时期管理思想

    宋明时期管理思想

    清朝时期管理思想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汉朝、隋唐、宋明和清朝的君权与相权、组织结构、军事、农业、商业等方面的主要举措,以及朝代之间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对汉朝、隋唐、宋明和清朝的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组织结构、军事、农业、商业等管理思想学习,评析中国古代政治与管理的得失。

    3.员工阅读文献,了解我国古代经济主体为何没有形成早期企业组织,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中国式管理行为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突破陈规、大胆探索、信仰马克思主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了解我国汉朝、隋唐、宋明和清朝时期主要管理思想在农业、商业、军事和政事等领域应用,通过对我国历代思想发展比较,了解封建专制社会的管理思想弊端,触发员工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越性信心。

    近现代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345

    民国时期管理思想

    毛泽东管理思想

    建国以后管理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管理思想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企业变迁与管理特点,了解清朝末年我国近代经营管理思想的发端、融资、投机、营销思想和民国时期的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思想与实践。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毛泽东管理思想得发展脉络、农村斗争环境下档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地政府管理、根据地经济建设与管理、农村斗争环境下的军队建设与管理、建国后执政党建设与管理、新中国的政府管理与经济建设管理以及毛泽东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3.员工阅读文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和杰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管理经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突破陈规、敢于创造、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了解民国、毛泽东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管理思想,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案例和主要历史事件,了解毛泽东行政、军事管理思想,让员工感受建国以来接触历史人物的敢于创造和锐意进取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敢于突破陈规的改革精神。

    西方早期社会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235

    西方资本主义前的管理思想

    资本主义初期管理思想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西方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专制主义和中世纪管理思想、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现代管理的工业发展背景,熟悉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萨伊管理思想、罗伯特欧文的人文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能够结合资本主义初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经历和背景,了解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思考当代管理实践的启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马克思主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和资本主义初期管理思想,引述亚当斯密、萨伊、罗伯特欧文和查尔斯巴贝奇等早期管理思想产生背景、历史作用,引发员工思考资本主义初期管理思想弊端,坚定员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

    管理学诞生与管理学理论体系形成

    课程目标

    45

    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行政集权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复习管理学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泰勒的搬运实验、铁锹实验等相关实验过程和主要结论,了解法约尔14条管理原则和韦伯行政集权的组织理论,以及对现代组织尤其是行政组织的管理启发。

    3.了解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存在问题、理论缺陷以及理论回归,掌握古典管理理论在当代管理的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引述泰勒、梅奥、法约尔、韦伯等管理学家对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贡献,重点了解不同管理思想诞生背景、实施条件和历史环境,激发员工探索新事物、勇于创新的热情,促进员工解放思想和敢为人先的务实精神。

    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建立

    课程目标

    24

    行为科学的创立

    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

    人性理论

    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理论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理论。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掌握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的关系,掌握古典动机理论和当代动机理论,掌握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人性假设理论。

    3.员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群体规范、群体思维、群体压力等群体行为相关知识和领导行为的类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追求真善美,摈弃假丑恶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需求、动机和激励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人性假设的相关理论,将求真务实、人本善良的理论结合孟子的性善论和麦格雷戈的Y理论,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同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分析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演变。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课程目标15

    管理过程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员工通过对现代管理丛林的学习,厘清各个学派之间的区别,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找到现实依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比管理过程、社会系统、决策理论、系统管理、权变理论、经验主义和管理科学等学派的管理思想,重点了解不同管理思想诞生背景、实施条件和历史环境,一方面,激发员工探索新事物、勇于创新的热情,促进员工解放思想和敢为人先的务实精神。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引导员工用科学发展观分析我国管理实际。

    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大发展

    课程目标123

    战略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70年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的基本内容,了解TQM的实现基础和演变过程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

    3.掌握组织文化理论在管理活动或管理决策的四个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差距、不确定性规避、价值观的性别维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创造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杰出管理学家和企业家案例(彼得德鲁克、杰克韦尔奇等人),让员工了解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创造精神,通过论述全面质量管理,列举我国上世纪90年代企业界风云激荡的企业家案例,让员工从先辈身上学习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

    日本崛起过程中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234

    独特的日本管理制度

    日本企业家的管理实践

    日本管理学家的管理思想

    1.员工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日本式管理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制三大核心。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日本式管理的集体决策、保障雇佣、经营的持续性和长期性的核心特征,了解集团主义、人本主义、平等主义基本内涵,总结日本式管理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启发。

    3.了解日本杰出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的管理和经营哲学,以及经营哲学与日本复杂文化基础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团结奋斗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让员工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中感受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企业文化,了解日本企业集体决策、集团主义和平等主义相关内容,体会诚信友善和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

    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新转折

    课程目标45

    再造与创新

    组织与观念

    无边界管理

    合作竞争与变革

    管理思想的国际化实践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流程再造与管理创新、组织与观念、无边界相关的内涵与特征。

    2.掌握流程再造的常见模式、理论框架、步骤设计、成功关键、基本原则以及流程再造存在的困难。

    3.掌握无边界管理的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和地理边界的设计思路,掌握实施无边界管理的战略、环境、规模、技术和人员的动因条件。

    4.了解合作竞争和变革的基本内涵,了解合作竞争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企业变革的发生条件和困难与阻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创造精神、追求进步、锐意进取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授流程再造、无边界等管理创新理念,让员工明白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时结合国际环境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环境中追求进步和形成锐意进取的企业变革。

    中国式管理行为

    课程目标145

    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

    工作的原则

    沟通与人际关系

    是非的判断

    凌乱的秩序

    合理的兼顾

    1.员工通过自主阅读中国式管理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和为人处世的哲学。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理解工作原则中的基本原则,了解中国式沟通的主要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逻辑,掌握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分寸。

    3.员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中国人的是非观念、同情心、同理心的关系。能够在看似凌乱的秩序中合理的兼顾工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以人为本、诚信友爱、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了解中国式管理行为发生机制和了解中国管理哲学,激发员工对传统文化中以人文本和诚信友爱的价值观认同感,同时,通过管理沟通的相关案例,让员工产生对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中国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

    12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和小组讨论。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及课堂表现(20%),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连续缺勤达5次,取消本门课程成绩。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

    2.课后作业(15%),布置1次开放性题目,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创新性为依据,作业满分为100分。

    3.课程论文(45%),通过学期课程教学过程中员工完成1篇专业学术论文的质量来评价,满分100分。评价标准为:论文选题新颖、适度,研究意义,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完整性,论证逻辑性和层次性;论文格式规范。

    4.小组讨论(20%),在个体和群体层面,选择恰当主题(自选题目和命题题目),严格规范小组分组、调研、汇报和教师总结流程,小组讨论成绩员工根据实际情况赋分,原则上小组内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控制在10%以上。

     

    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

    145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近现代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

    345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西方早期社会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

    235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管理学诞生与管理学理论体系形成

    课程目标

    45

    考查、出勤、课后作业

    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建立

    课程目标

    24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课程目标

    15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大发展

    课程目标

    123

    考查、出勤、平时表现

    日本崛起过程中的管理思想

    课程目标

    234

    考查、出勤、课程论文

    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新转折

    课程目标

    45

    考查、出勤、小组讨论

    中国式管理行为

    课程目标

    145

    考查、出勤、小组讨论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姜杰.管理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2.主要参考书

    1.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史(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方振邦,刘刘琪.管理思想史(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制订人:王迎冬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企业危机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23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企业危机管理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

    学分CREDIT

    2

    学时CONTACT HOURS

    32理论课时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贾文红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企业危机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转本)的专业选修课程。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因各类矛盾和问题引发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讲授和讨论、作业等教学环节,要使员工系统掌握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企业危机管理的处理程序和原则、企业危机预警、诊断、处理及恢复等阶段的主要内容,学会企业危机沟通技巧并提高员工能够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个人生活、企业组织以及国家的危机事件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明确正确的危机意识对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 危机意识,多方面,多角度锻炼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掌握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

    3. 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主动求知;

    4. 系统掌握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和经典案例,了解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及危机管理策略;

    5. 培养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个人生活、企业组织以及国家的危机事件的能力;

    6.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课程

    目标7

    ……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H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M

    H

     

     

    H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M

     

    H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2

     

     

     

     

    M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 企业危机管理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23

    1.危机与企业危机

    2.企业危机管理

    3.我国转型期的企业危机特点及诱因

    1.掌握企业危机管理的概念、作用、形态

    2.了解我国转型期企业危机的特点及诱因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2

    课程思政元素:风险观、危机意识、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危机的性质与类型、影响、性质与特征,引导员工树立风险社会背景下正确的风险观、危机意识以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危机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结构,培养员工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2. 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2456

    1.企业危机管理阶段论

    2.企业危机诱因论与危机处理论

    3.其他相关理论

    1.掌握危机管理的发展阶段

    2.理解危机诱因论和处理论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3

    3. 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

    课程目标2345

    1. 危机管理的原则

    2. 危机管理的程序

    1.掌握危机管理的几大核心原则

    2.理解危机管理的程序及各程序所包含的内容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3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责任、制度优势、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危机管理的利害关系者,培养员工在危机管理中的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了解个人、家庭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比较中外危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中国应急管理的制度优势;通过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组织讲解,培养员工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4. 企业危机的预警

    课程目标2456

    1. 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2. 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的程序

    3. 危机预警模式及其分析

    4. 危机预警系统

    5. 危机预警的指标

    6. 预警信息的处理

    1.了解危机预警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2.掌握危机预警管理的程序、危机预警模式

    3.掌握危机预警指标及预警信息的处理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4

    5. 企业危机诊断

    课程目标2346

    1. 危机诊断的原则和程序

    2. 危机诊断的内容

    3. 企业专项危机诊断

    1.了解危机诊断的原则和程序

    2.掌握危机诊断的内容

    3.了解实践中企业专项危机诊断的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4

    6. 企业危机的处理

    课程目标2456

    1. 企业危机处理的基本问题

    2. 企业危机处理的原则和策略

    3. 企业危机处理过程

    4. 企业危机处理要务

    1.掌握企业危机处理的基本问题、策略

    2.理解并掌握企业危机处理过程及注意事项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4

    课程思政元素:制度优势、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中国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进一步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中国应急管理的制度优势;通过讲解危机管理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工具,培养员工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

    7. 危机恢复与崛起

    课程目标2356

    1.危机恢复的目的和意义

    2.危机恢复的步骤

    3.危机恢复的基本策略

    4.人的恢复

    5.企业形象的恢复

    1.了解危机恢复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危机恢复的步骤和基本策略

    3.了解企业形象的恢复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4

    8.危机管理沟通

    课程目标2345

    1. 危机管理沟通的对象和范围

    2. 危机管理沟通实务

    3. 媒体与危机管理沟通

    1.掌握危机管理沟通的对象和范围

    2.了解正确处理危机中媒体与企业的关系、危机沟通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4

    9危机管理技术

    课程目标2456

    1.潜在危机评估方法与技术

    2. 危机处理方法与技术

    3. 恢复阶段方法与技术

    1.掌握潜在危机评估方法

    2.理解并掌握危机处理和危机恢复的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2

    课程思政元素:风险观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风险的概念与内涵、风险管理的基本性质与过程分析、企业危机的风险管理等内容,培养员工正确的风险观,特别是中国当前所处的复杂的国际国内风险环境。

    10.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课程目标2456

    1.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表现形式和诱因

    2.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应对及预防

    3. 企业人力资源预测与人力资源危机诊断

    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

    1.了解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诱因及表现形式

    2.掌握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及人力资源危机诊断

    3.了解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应对及预防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课后案例讨论

    4.案例汇报点

    2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员工课堂表现、课后案例研讨、网络课程平台参与以及课程论文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 企业危机管理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123

    课后作业。

    课程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平时考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作业、课程考察。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平时出勤(15%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无故缺勤5次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课堂提问(讨论)(15%

    根据课程相关的内容,拟定问题或讨论题,要求员工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进行3次分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并确定小组汇报人。从不参与课堂讨论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3.课程作业(30%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员工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结合所学内容,做到史论结合,体现出历史思维能力。不按要求完成作业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4.课程考察(40%

    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课程考察。考察的形式可以是卷面考试或者提交课程论文一篇。课程论文的题目不限,内容与本课程相关。不参加课程考察者,课程成绩不及格。

    2. 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3. 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程序

    课程目标

    2345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4. 企业危机的预警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5. 企业危机诊断

    课程目标

    234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6. 企业危机的处理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7. 危机恢复与崛起

    课程目标

    23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8.危机管理沟通

    课程目标

    2345

    课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9危机管理技术

    课程目标

    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10.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课程目标2456

    课后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综合考察。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薛澜.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资料

    1)何海燕.危机管理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林景新.中国式企业危机管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3)周永生.现代企业危机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巴顿.危机管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制订人:贾文红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合同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59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合同法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郭继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合同法》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员工研究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法相关内容的一门学科,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合同订立、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保全、合同担保、合同变更、合同转让、合同解除、合同终止、合同解释、违约责任及19种典型合同的相关规定。通过合同法课程的学习,培养员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合同法总论、合同法分论等合同法的基本法律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合同法学科前沿问题。

    2.初步具备理性判断事务的能力,初步掌握合同法思维的基本方法,重点是法律关系分析法和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3.初步具备发现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合同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初步掌握合同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能够比较流利且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5.受到法律职业道德的良好熏陶,初步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L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H

    M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M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H

    M

    M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M

    H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M

    M

    M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合同的订立

    课程目标12345

    1.要约

    2.承诺

    3.竞争缔约

    4.强制缔约

    5.附合缔约

    6.要约和承诺程序的变异

    1.了解竞争缔约、强制缔约、附合缔约等相关理论及知识

    2.理解并掌握要约及承诺等相关理论及知识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缔结过程的讲解,培养员工公平正义精神、强制缔约可以培养员工法治精神。

    合同的效力

    课程目标12345

    1.合同有效要件

    2.合同的无效

    3.合同的撤销

    4.合同效力的补正

    1.理解并掌握合同有效要件的相关法律规定

    2.理解并掌握合同无效、撤销及合同效力的补正等相关理论及知识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品德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无效制度讲解,培养员工法治精神,通过合同撤销制度讲解,培养员工诚实信用品德。

    合同的履行

    课程目标12345

    1合同履行的原则

    2.合同履行的规则

    3.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了解合同履行的原则及规则

    2.理解并掌握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相关理论及知识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品德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履行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生诚实信用品德;通过合同撤销制度讲解,重点培养培养员工法治精神。

    合同的保全

    课程目标12345

    1.债权人代位权

    2.债权人撤销权

    1.理解并掌握债权人代位权及撤销权

    2.运用代位权及撤销权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理念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保全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理念。

    合同的担保

    课程目标12345

    1.保证

    2.定金

    1.理解并掌握保证及定金

    2.运用保证及定金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风险防范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担保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风险防范意识等。

    合同的变更

    课程目标12345

    1.合同变更的条件

    2.合同变更的效力

    1.理解并掌握合同变更的条件及效力

    2.运用合同变更的条件及效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民主自由思想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变更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民主自由思想等。

    合同的转让

    课程目标12345

    1.债权让与

    2.债务承担

    3.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

    1.理解并掌握债权让与及债务承担

    2.运用债权让与及债务承担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民主自由思想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转让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民主自由思想等。

    合同的解除

    课程目标12345

    1.合同解除的条件

    2.合同解除的程序

    3.合同解除的效力

    1.理解并掌握合同解除的条件、程序及效力。

    2.运用合同解除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民主自由思想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解除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民主自由思想等。

    合同权利

    义务的终止

    课程目标12345

    1.清偿

    2.抵销

    3.提存

    4.免除

    5、混同

    1.理解并掌握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2.运用清偿、抵销、提存、免除及混同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公平正义等。

    违约与违约责任

    课程目标12345

    1.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2.免责条件及免责条款

    3.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竟合

    4.强制履行

    5.赔偿损失

    6.违约金

    1.了解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2.理解并掌握各种违约责任的形态

    3.运用违约责任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违约与违约责任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诚实信用精神等。

    合同的解释

    课程目标12345

    1.合同解释的原则

    2.合同解释的规则

    3.合同漏洞的补充

    4.格式条款的解释

    5.免责条款的解释

    1.了解合同解释的原则

    2.理解并掌握合同解释规则

    3.运用合同解释规则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合同解释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诚实信用精神等。

    买卖合同

    课程目标12345

    1.买卖合同的效力

    2.特种买卖合同

    1.理解并掌握买卖合同的效力

    2.了解特种买卖合同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买卖合同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诚实信用精神等。

    建设工程合同

    课程目标12345

    1.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

    2.各类建设工程合同

    3.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

     

    1.理解并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及效力。

    2.运用建设工程合同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建设工程合同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诚实信用精神等。

    几种新型合同

    课程目标12345

    1.保理合同

    2.合伙合同

    1.理解并掌握几种新型合同的订立及效力。

    2.运用几种新型合同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案例。

    1.讲授

    2.讨论

    3.案例分析

    4.汇报课后阅读之收获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诚实信用精神、公平正义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几种新型合同制度讲解,培养员工的法治精神及诚实信用精神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技能训练情况等。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合同的订立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课程成绩为平时成绩。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和课后作业成绩。

    平时考勤成绩,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1次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3分;无故旷课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课堂表现成绩,考核依据包括问题回答和小测验等,占平时成绩20%

    课后作业成绩,每学期的课后作业布置不少于2次,占平时成绩80%


    合同的效力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履行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保全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担保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变更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转让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解除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权利

    义务的终止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违约与违约责任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合同的解释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买卖合同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建设工程合同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几种新型合同

    课程目标12345

    1.讨论

    2.案例分析

    3.作业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1. 建议教材

    1)崔建远主编:《合同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2)陈小君主编:《合同法学》(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 主要参考书

    1)韩松等著:《合同法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郑玉波著:《民法债编总论》(修订2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韩世远著:《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签订人:郭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公司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30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公司法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朱少山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公司法》是我司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专业员工非常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公司法重在规范公司组织和行为,有利于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公司法》以培养员工系统掌握公司法基本知识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讲授,使员工能够运用法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将所学的公司法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

    本课程紧扣我国《公司法》及相关规定,对公司法的基本理论与制度作系统介绍,并作适度延伸与拓展,对实践中出现的热点与疑难问题予以回应。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公司的内涵与变迁;公司法概述;公司的类型;公司的设立;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登记制度;公司章程;公司的人格制度;公司的资本制度;股东及其权利与义务;股东的出资与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债;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的合并、分立与组织形式的变更;公司的解散和清算;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系统掌握公司法基本原理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2.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国内外公司法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

    3.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我国公司发展需求,能具备基本的运用公司法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公司法相关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等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具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专业工作的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6.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受到法治与职业道德的良好熏陶,初步树立报效国家、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和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H

    M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L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L

     

     

    H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L

    H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L

    L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L

    L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L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L

     

     

    L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课程目标1236

    1.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2.公司的发展与沿革

    3.公司法的概念与性质

    4.公司法的渊源与地位

    1.掌握公司与公司法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公司立法历程;

    3.掌握有关公司法的性质、渊源等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诚信、改革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司与公司法制度的发展与沿革,使员工了解国内外相关制度的发展概况,了解现代公司制度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员工对于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2.公司种类

    课程目标123

    1.公司的分类

    2.有限责任公司

    3.股份有限公司

    1.理解公司的法律分类与学理分类;

    2.掌握我国立法关于公司种类的具体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改革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司的法律分类和学理分类,深刻理解对于公司的科学分类;同时在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上,引导员工对我国现代公司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有深入认识。

    3.公司的设立

    课程目标1245

    1.公司设立概述

    2.公司设立的方式

    3.公司设立的条件

    4.公司设立的程序

    5.公司章程

    6.公司的名称与住所

    1.了解公司设立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有关公司设立的具体规定;

    3.理解设立中公司的法律问题;

    4.掌握我国关于公司章程效力、内容、制定与修改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意识、民主价值、诚信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对公司设立相关制度的研习,激发员工对法治、民主意识的理解,培育员工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4.公司的人格与能力

    课程目标124

    1.公司的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

    2.公司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1.了解公司人格独立的特殊意义及人格独立要素;

    2.掌握我国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律规定;

    3.我国关于公司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权利行使的边界;诚信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员工理解公司独立人格是法人制度的核心,分清股东对公司的权力边界。

    5.公司的资本制度

    课程目标1345

    1.公司资本制度概述

    2.公司资本的构成

    3.股东的出资

    4.增资与减资

    5.股份与股票

    1.了解公司资本制度的类型,理解公司资本制度在公司法中的主导作用;

    2.掌握我国关于股东出资、增资与减资的法律规定;

    3.掌握股份与股票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改革精神、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公司资本制度知识,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也要结合当今经济发展,对新问题作出必要应对,适时予以完善。

    6.公司债

    课程目标136

    1.公司债的概念与种类

    2.公司债的发行

    3.公司债的转让

    4.公司债债权人的保护

    1.了解公司债的种类;

    2.掌握我国关于公司债发行与转让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介绍公司债制度,使员工了解我国公司债发行与转让状况,懂得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应依法办事,充分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权益。

    7.股东与股权

    课程目标1345

    1.股东

    2.股权

    1.掌握我国有关股东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定;

    2.掌握我国关于股权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权利边界、国际视野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使员工了解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注意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充分保护广大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

    8.公司的组织机构

    课程目标1234

    1.公司组织机构概述

    2.股东会

    3.董事会

    4.监事会

    5.经理

    6.股东诉讼

    1.了解公司组织机构的构成;

    2.掌握我国关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法律规定;

    3.掌握股东诉讼的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权利制衡意识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激发员工的法治意识,以及对权利制衡重要性的认知;通过探讨公司组织机构构成,激发员工的国际视野。

    9.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课程目标1456

    1.公司的财务制度

    2.公司的会计制度

    3.公司利润的分配

    1.了解公司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

    2.掌握我国关于公司利润分配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使员工了解我国公司财务会计法律制度,结合我国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常见问题展开分析,引导员工依法办事,探索改革,避免或减少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方面违法事件发生。

    10.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课程目标1235

    1.公司的合并

    2.公司的分立

    3.公司组织的变更

    1.了解公司合并、分立的类型;

    2.掌握有关公司合并、分立及组织变更的法律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注重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使员工了解我国公司合并与分立相关知识,剖析我国公司合并与分立过程中常见问题并展开分析,引导员工依法办事,避免或减少该领域违法事件发生。

    11.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课程目标1356

    1.公司的解散

    2.公司的清算

    1.了解公司解散与清算的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有关公司解散与清算的具体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治精神、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使员工了解我国公司解散与清算相关知识,剖析我国公司解散与清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并展开讨论,充分保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12.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课程目标1234

    1.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

    2.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

    3.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义务

    1.了解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涵义、性质及地位;

    2.掌握有关外国公司分支机构设立及其义务的相关规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本单元知识学习,使员工理解应对外国公司分支机构予以同等保护,并敦促其积极履行其应尽义务,从而加深对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运用。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察员工课堂表现情况、相关案例研讨参与度及课后书面作业写作质量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1.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课程目标1.2.3.6

    课堂讨论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20%),具体方案为:按时上课,没有迟到早退现象,可得满分。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无故迟到或早退一次扣5分,直至20分扣完为止。

    2.课堂表现(20%),具体方案为:课堂踊跃发言,思路清晰,简洁流畅,可得满分。课堂讨论不积极参与、课堂上睡觉或玩手机被发现,每次酌情扣510分。

    3.课后作业(60%),布置三次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创新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

    2.公司种类

    课程目标1.2.3

    案例研讨

    3.公司的设立

    课程目标1.2.4.5

    课堂讨论与作业

    4.公司的人格与能力

    课程目标1.2.4

    案例研讨

    5.公司的资本制度

    课程目标1.3.4.5

    课堂讨论与作业

    6.公司债

    课程目标1.3.6

    课堂讨论

    7.股东与股权

    课程目标1.3.4.5

    案例研讨

    8.公司的组织机构

    课程目标1.2.3.4

    课堂讨论与作业

    9.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课程目标1.4.5.6

    案例研讨

    10.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课程目标1.2.3.5

    课堂讨论

    11.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课程目标1.3.5.6

    案例研讨

    12.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课程目标1.2.3.4

    案例研讨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范健,王建文.公司法(第五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2.主要参考书

    1.施天涛.公司法论(第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8.

    2.刘俊海.现代公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3.朱锦清.公司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4.葛伟军.案例公司法(第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20.

     

                 制订人:朱少山

    审核人:李小聪

                                             2022 05 

     

     

    《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26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商务谈判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专业选修课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16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郑少芳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商务谈判》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力求融会东西方不同的谈判理论与风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与模拟实践,帮助员工系统地深入理解和把握商务谈判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学习和掌握商务谈判的有关经验、策略与技巧,从而为员工今后从事社会实践,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南。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了解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商务谈判的一般规律,树立商务谈判的双赢、合作、博弈意识。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熟悉商务谈判流程,掌握商务谈判各阶段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形成勇于接受挑战、敬业务实的优秀品质,提高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能对谈判者心理过程进行分析,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树立积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合理有序的竞争态度,能够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冲突和人际冲突。

    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初步掌握并运用商务谈判的一般技巧方法,熟悉不同国家的谈判风格,提高商务谈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熟练地进行商务谈判模拟训练,提高沟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员工能够自然地运用各种社交和商务谈判中礼仪,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M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L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L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M

     

    M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L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M

     

     

    毕业

    要求8

    毕业要求指标点8.1

     

     

     

     

     

    L

    毕业要求指标点8.2

     

     

    M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商务谈判

    导论

    课程目标1

    谈判的概念、特征及构成

    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当代商务谈判的主要理论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谈判的概念、特征及构成、商务谈判的概念与特征。

    2.员工经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掌握商务谈判的主要理论、学会应用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

    3.通过学习,员工能够认识商务谈判的一般规律,树立商务谈判的双赢、合作、博弈意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合作共赢、社会责任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商务谈判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的介绍,使员工理解商务谈判的规律,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通过讲解商务谈判的主要理论,结合中国商务谈判实务案例,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融于谈判过程,提高员工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商务谈判的分类

    课程目标1

    商谈谈判的种类

    商务谈判的内容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了解商谈谈判的种类。

    2.员工经过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掌握主场与客场谈判的优缺点,理解商务谈判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2学时

    商务谈判前的准备

    课程目标12

    信息准备

    人员准备

    确定谈判目标

    选择商务谈判的时间和地点

    拟定谈判计划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商务谈判的各项准备工作。

    2.员工经过案例讨论教学环节的训练,理解商务谈判准备对谈判进程和谈判结果的重要影响。

    3.通过学习,员工能够理解商务谈判各项准备工作的原则、范围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合作创新、法律意识、职业素养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商务谈判前的信息准备、人员准备和谈判计划的制定,结合商务谈判实际案例,使员工理解团队合作对商务谈判成功的重要性,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严守法律底线,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商务谈判过程

    课程目标12

    开局阶段

    报价阶段

    磋商阶段

    交易达成阶段

    谈判总结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商务谈判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2.员工经过案例分析教学环节的学习,理解商务谈判的全过程以及每一个阶段的任务。

    3.通过学习,员工能能够理解商务谈判各阶段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2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法制思维、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商务谈判过程,使员工理解商务谈判并非处处以利益为最大化,引导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底线思维,遵纪守法,严守商业机密,具有法制思维和法治观念,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操守,具备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积极奋斗的工作态度。

    谈判心理活动分析

    课程目标13

    商务谈判心理概述

    谈判中的心理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商务谈判心理的特点、理解研究和掌握商务谈判心理的意义。

    2.员工经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的学习,能够对谈判者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果决、坚韧、合作、竞争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商务谈判的心理过程和谈判者的心态,结合中国商务谈判实务,培养员工形成果决、坚韧的优秀品格,引导员工树立积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合理有序的竞争态度,能够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冲突和人际冲突。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

    课程目标145

    商务谈判语言特征

    叙述技巧

    提问技巧

    答复技巧

    说服技巧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商务谈判语言特征、理解商务谈判中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员工经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的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进行谈话、谈判,提高商务谈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合作、共享、创新意识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商务谈判语言特征、各环节的语言表达技巧,帮助员工建立合作共赢的谈判思维模式,塑造善与他人合作分享的优秀品格;通过小组情景模拟,使员工明白谈判的真谛需要亲身实践,决定谈判结果的语言表达艺术要在实践中感悟、总结提炼,才能获得,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突破谈判僵局

    课程目标145

    商务谈判中僵局的种类

    僵局的成因

    突破僵局的策略与技巧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商务谈判中僵局的种类。

    2.员工通过课堂学习,能够理解商务谈判中僵局的成因。

    3.员工经过案例教学环节的学习,能够重点掌握突破僵局的策略与技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诚信、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商务谈判僵局的成因与突破僵局的策略,结合典型案例讨论,使员工理解商务谈判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沟通交流要传递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使员工明白在谈判过程中敢于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努力做到善解人意、善于表达、善与合作,才能使谈判达到理想的效果,使员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综合性思维能力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谈判风格

    课程目标146

    美国人的谈判风格

    德国人的谈判风格

    法国人的谈判风格

    英国人的谈判风格

    俄罗斯人的谈判风格

    日本人的谈判风格

    非洲人的谈判风格

    中国人的谈判风格

    1.员工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各种不同国别的谈判风格的重要意义

    2.员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等环节的学习,理解世界不同国家人不同的谈判风格。

    3.通过学习,员工能够具备迅速了解不同谈判对象的谈话风格并进行谈判的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国际不同国家商务谈判风格的介绍,使员工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国际视野,遵守国际化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能够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专业人才;通过讲解中国人的谈判风格,从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中国人与欧美人、日本人谈判风格的差异,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

    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

    课程目标145

    谈判各阶段的策略

    技巧要诀

    常见的谈判策略和技巧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理解谈判各阶段的策略和技巧。

    2.员工经过商务谈判的模拟训练,能够在谈判过程中,灵活运用常见的谈判策略和技巧,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商务谈判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积极进取、大局意识、求真务实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不同谈判阶段的商务谈判技巧,培养员工勇于接受挑战、敬业务实、敢于争取机会的正向品质,提高员工的系统思维能力,尤其是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谈判中的礼仪和禁忌

     

    课程目标156

    基本社交礼仪

    商务谈判中的礼仪

    不同谈判对手的禁忌

    1.员工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社交礼仪、商务谈判中的礼仪。

    2.员工经过个案分析等环节的学习,能够理解不同谈判对手的禁忌,并能熟练自然地运用各种社交和商务谈判中礼仪。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

    4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诚信、谦和、文化自信等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讲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和商务谈判礼仪,使员工在掌握礼仪知识的过程中,明白个人礼仪和言谈举止影响着个人形象、社会形象和国家形象,从而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的礼仪素质,取缔不文明行为,培养员工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不同谈判对手的禁忌,使员工树立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通过情景模拟,使员工形成诚信、谦和、自律、适度的礼仪修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心。将礼仪知识运用于生活、工作,提高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就业能力。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商务谈判

    导论

    课程目标

    1

    出勤、课堂参与

    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参与、课程作业和商务谈判模拟。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出勤与(10%)。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10分,连续缺勤达3次,取消本门课程成绩。

    2.课堂参与(20%)。每次课程会有教学互动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题目,由同学们自由思考后,积极参与发言。根据员工学习态度、发言次数、对问题的思考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3.课程作业(40%)。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案例或者开放式题目作为课程作业,由每位员工在课下完成纸质版作业作为课程考评依据。未经思考,作业抄袭者,重新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否则此项成绩为零。

    4.商务谈判模拟(30%)。本课程将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题目,由员工自由分组(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收集资料并充分讨论,形成完整的谈判模拟方案后,每组选择代表在课堂上模拟谈判。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作业中应阐述小组分工),教师对每个小组汇报给予点评。

     

    商务谈判的分类

    课程目标

    1

    出勤、课堂参与

    商务谈判前的准备

    课程目标12

    出勤、课堂参与

    商务谈判过程

    课程目标

    12

    出勤、课堂参与、

    谈判心理活动分析

    课程目标

    13

    出勤、课堂参与、课程作业

    商务谈判的语言艺术

    课程目标

    145

    出勤、课堂参与

    突破谈判僵局

    课程目标

    145

    出勤、课堂参与

    不同的谈判风格

     

    课程目标

    146

    出勤、课堂参与

    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

    课程目标

    145

    出勤、课堂参与、商务谈判模拟训练

    谈判中的礼仪和禁忌

     

    课程目标

    156

    出勤、课堂参与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冯光明,冯靖雯,余峰. 商务谈判理论、实务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主要参考书

    1.罗伊列维奇等著.王健等译.商务谈判(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左显兰.商务谈判与礼仪(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制订人:郑少芳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R021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专业选修

    学分CREDIT

    2

    周数(WEEKS

    8

    学时CONTACT HOURS

       32

    先修课程PRE-COURSE

    管理学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

    李小聪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研究》是探讨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以国内外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运用管理理论对每个案例进行专门解析、评价和研讨。该课程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前沿文献研究(大数据的影响与应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和作用、情绪劳动的影响与应用、成长型企业瓶颈突破、家族企业的现代化转型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员工能够熟悉学术研究方法,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跟踪学术前沿,梳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研读所选专题相关文献,对大数据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社会责任问题、服务业员工情绪劳动等前沿问题有深入的剖析;掌握管理前沿相关知识、理论,并自觉将其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通过课堂讲授、文献研读,不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术研究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了解和把握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热点问题、重要任务和主攻方向,能够明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熟悉学术研究方法,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能独立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通过本课程学习,员工能够掌握对大数据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社会责任问题、服务业员工情绪劳动、家族企业转型等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相关知识和理论,并自觉将其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4.通过课堂讲授、文献研读,激发员工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职业品格,培养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术研究的能力、素养和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M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H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L

    H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L

    H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L

    H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M

    L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M

    L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如何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课程目标124

    确定论文选题、确定论文题目、研究假设、论文写作格式(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研究方法等

    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掌握学术论文的结构、选题、标题、写作格式、研究方法等内容,独立完成一篇学术性研究论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10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论文选题要求,选题要具有实践研究意义,解决中国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激发员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通过介绍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一方面培养员工科学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员工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

    大数据的影响与应用

    课程目标134

    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大数据全面革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窘境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大数据的内涵与特征,掌握大数据全面革新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了解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窘境,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探索精神、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终身学习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大数据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引导员工思考新技术新知识对管理的影响,鼓励员工终身学习;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勇于思考、创新,利用新技术破解人力资源管理难题。

    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与应用

    课程目标134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维度、企业社会责任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深刻影响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维度;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能够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责任感、职业品格和道德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激发员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维度,让员工明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等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

    情绪劳动的影响与应用

    课程目标134

    情绪劳动的内涵、情绪劳动的效应、权变视角下的情绪劳动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情绪劳动现状、情绪劳动影响,理解情绪劳动内涵,掌握情绪劳动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分析性企业员工情绪劳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6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岗敬业、责任感使命感、职业品格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梳理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引发员工体会情绪劳动中体现的爱岗敬业、职业责任感、服务意识等优秀品质;引导员工思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情绪劳动中的表现。

    成长型企业平静突破

    课程目标134

    相关概念、企业成长理论、企业成长的主要模式、突破企业主理念瓶颈、突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瓶颈、突破人才引进和使用瓶颈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能够了解成长型企业内涵、理解企业成长理论、掌握企业成长模式;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发现成长型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瓶颈,采用科学合理对策突破成长瓶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情怀、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企业成长的主要模式,引导员工思考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成长模式和路径,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员工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员工打破陈规,勇于创新,深入探究企业成长瓶颈的突破对策。

    家族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与代际传承

    课程目标134

    家族企业界定及其模型、家族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家族式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差异、家族式管理企业终究必须现代化转型

    1.通过课堂讲授、员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活动,了解家族式管理的弊端,理解家族企业内涵、家族企业模型、发展生命周期,掌握家族式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差异;

    2.通过课程讲授、案例研究、研讨等学习活动的训练,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案例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论4课时

    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家族企业的内涵,引发员工对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思考,帮助员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家族式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差异介绍,引导员工思考如何突破家族管理桎梏,改革管理模式,实现家族企业现代化管理。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课后相关读书笔记或体会等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员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课堂交流探讨、课后拓展阅读等。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本课程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时成绩考核挂钩,考查员工课堂表现情况、技能训练情况等。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如何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课程目标124

    出勤及课堂表现、课程论文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和课程论文。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态度端正、课堂表现活跃、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加5分;2.实践项目(35%),完成1-2次实践项目,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小组汇报。实践项目总分为100分。3.课程论文(50%),总分为100分,根据研读文献情况,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根据学术论文研究规范,对论文进行评定。

    大数据的影响与应用

    课程目标1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课程论文(可选)

    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与应用

    课程目标1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课程论文(可选)

    情绪劳动的影响与应用

    课程目标134

    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汇报

    成长型企业平静突破

    课程目标1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课程论文(可选)

    家族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与代际传承

    课程目标134

    出勤及课堂表现、课程论文(可选)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颜爱民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前沿与热点问题:基于中国本土的案例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2.主要参考书

    1.吴冬梅、刘椰辰.人力资源管理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2.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

    2.苏钧、曹希波.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热点问题实战解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刘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前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制订人:李小聪

    审核人:张玉磊

    202205

     

     

     

    《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1002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专业见习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实践课

    学分CREDIT

    0.5

    周数(WEEKS

    1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和熟悉见习单位总体情况、见习单位办公室工作情况以及见习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通过专业见习活动,初步培养员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基本技能,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牢基础;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回顾,全面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实际工作部门的作用、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及工作特点,初步培养员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基本技能。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课堂学习打牢基础,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对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回顾,全面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H

    H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H

    H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H

    H

    H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M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L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M

    M


    三、训练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对应课程目标

    训练内容

    预期训练成效

    实现环节

    周数

    课程目标123

    见习单位总体情况

    1.了解见习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及职能分工。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在校所学专业理论。

    3.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考察和分析机关工作。

    4.提升综合素质,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

    指导教师介绍、现场观摩

    1

    课程目标123

    见习单位办公室工作

    1.了解见习单位办公室接待等日常事务,常用公文的写作与处理,会议组织流程,办公设备使用,办公室档案立卷归档等工作。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在校所学专业理论。

    3.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考察和分析机关工作。

    4.提升综合素质,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

    指导教师介绍、现场观摩、实务操作

    课程目标123

    见习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

    1.了解见习单位职能部门决策程序和所在科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以及所涉及的政策法规,具体处理实习单位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在校所学专业理论。

    3.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考察和分析机关工作。

    4.提升综合素质,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

    指导教师介绍、现场观摩、实务操作

    备注

    1课程思政元素: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劳动精神、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一周的专业见习,引导员工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本专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劳动精神、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3)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岗位见习、见习单位与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撰写见习报告,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4)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专业见习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员工专业见习过程中的表现、撰写的见习报告、见习单位评价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填写)

    训练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见习单位总体情况

    课程目标123

    见习表现、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

    专业见习成绩涉及3个方面,分别为见习表现、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见习指导教师按见习方案的要求,根据员工见习中的表现、态度及完成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的情况,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级评定每个员工的见习成绩,并写出简短的评语。有严重违纪情况者实行一票否决制。1.专业见习表现的要求。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见习单位的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和学院的见习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以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见习活动。见习目的明确,见习态度端正,虚心向见习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在不违反相关规定和不干扰见习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参加单位各项活动。见习期间定期向学校指导教师汇报见习情况。2.专业见习笔记的要求。见习笔记是积累见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见习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员工应根据见习任务的要求记录相关的见习内容、心得体会、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想法等,认真做好见习报告的资料积累。3.专业见习报告的要求。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见习经历和调查资料,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见习报告要有独立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2000字;见习报告应有观点,有分析,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见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客观反映见习单位的情况及本人见习的情况、体会和感受。

    见习单位办公室工作

    课程目标123

    见习表现、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

    见习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

    课程目标123

    见习表现、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

     

    五、训练材料

                     制订人:张玉磊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专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1003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专业实习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实践课

    学分CREDIT

    6

    周数(WEEKS

    12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在了解实习单位总体情况、实习单位办公室工作情况以及实习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实习单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通过专业实习活动,培养员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基本技能;对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回顾,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巩固和提高专业素质;进一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持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实习全面收集实践素材,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熟悉实际工作部门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及工作特点,培养员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基本技能。

    2.对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回顾,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巩固和提高专业素质。

    3.进一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持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更广泛接触社会实际,了解社会需求,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5.通过实习全面收集实践素材,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H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L

    H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L

    L

    L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M

    L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M

    L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M

    H

    H

    H

    M

    毕业要求指标点7.2

    M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7.3

     

     

     

    H

     


    三、训练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对应课程目标

    训练内容

    预期训练成效

    实现环节

    周数

    课程目标12345

    实习单位总体情况

    1.熟悉实习单位的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及职能分工。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在校所学专业理论。

    3.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考察和分析机关工作,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指导教师介绍情况、现场观摩

    12

    课程目标12345

    实习单位办公室工作

    1.熟悉实习单位办公室接待等日常事务,常用公文的写作与处理,会议组织流程,办公设备使用,办公室档案立卷归档等工作。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在校所学专业理论,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3.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考察和分析机关工作,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更广泛接触社会和理解社会需要,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5.收集较为全面的实践素材,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指导教师介绍情况、现场观摩、实务操作

    课程目标12345

    实习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

    1.熟悉实习单位职能部门决策程序和所在科室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了解所在科室工作所涉及的政策法规,具体处理实习单位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

    2.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在校所学专业理论,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3.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考察和分析机关工作,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更广泛接触社会和理解社会需要,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5.收集较为全面的实践素材,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指导教师介绍情况、现场观摩、实务操作

    备注

    1课程思政元素: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劳动精神、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12周的专业实习,引导员工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本专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劳动精神、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3)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岗位实习、实习单位与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撰写实习报告,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4)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专业实习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员工专业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撰写的实习报告、实习单位评价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训练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实习单位总体情况

    课程目标12345

    实习表现、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

    专业实习成绩涉及3个方面,分别为实习表现、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带队教师按实习方案的要求,根据员工实习中的表现、态度及完成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的情况,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级评定每个员工的专业实习成绩,并写出简短的评语。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具体要求:(1)专业实习表现的要求。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和学院的实习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以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专业实习活动。实习目的明确,实习态度端正,虚心向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在不违反相关规定和不干扰实习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参加实习单位各项活动。实习期间定期向学校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2)专业实习周记的要求。实习周记是积累实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专业实习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员工应根据实习周记的要求记录阶段性的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想法等,认真做好实习小结的资料积累。(3)专业实习小结的要求。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和调查资料,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实习小结要有独立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3000字;实习小结应有观点,有分析,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实习小结的资料必须真实,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反映出实习单位的客观情况及本人实习的情况、体会和感受。2.成绩评定:专业实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次。(1)优秀:能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撰写高质量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2)良好:熟悉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较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撰写较高质量的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3)中等:了解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4)合格:了解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基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能够完成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内容基本正确;基本完成实习的主要任务;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5)不合格:不了解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结构混乱、内容空洞、错误明显;无法完成实习的主要任务;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中有违纪行为。3.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项者,专业实习成绩为不合格:(1)不服从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或擅自变更实习单位和实习时间者;(2)分散实习开始后3天内未向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告之实习单位者;(3)旷工时间累计达7天者或请假时间累计达30天者;(4)严重违反文明规范,有损大员工形象者;(5)弄虚作假,欺骗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及实习带队教师者;(6)不按时提交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者;(7)实习单位及指导教师的评价为不合格者;(8)学院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其它属于成绩不合格的情形。

    实习单位办公室工作

    课程目标12345

    实习表现、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

    实习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

    课程目标12345

    实习表现、实习周记和实习小结

     

    五、训练材料

     

     

                         制订人:张玉磊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学年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227B0010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学年论文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实践课

    学分CREDIT

    1

    周数(WEEKS

    6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对员工进行初步的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训练、写作及表述能力训练、以及学术道德训练。通过学年论文的训练,培养员工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同时使员工熟悉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点,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较熟练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形成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了解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点,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4.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风。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M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L

    M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L

    M

    L

    L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M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M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M

    M

    L

    L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H

    H

    H

    L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H

    H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H

    H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H

    H

    H

    L

     


    三、训练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对应课程目标

    训练内容

    预期训练成效

    实现环节

    周数

    课程目标123

    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

    1.善于发现问题及相关假设、感悟问题的实质和重要性, 将问题的意义清晰地总结和表达出来, 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2.加深理解并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义,自主学习并应用相应的研究方法,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6

    课程思政元素: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在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中,使员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课程目标123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训练

    1.以问题为导向地学习并运用专业相关理论与方法、相关资源与工具的能力,从而研究和解决现实及理论问题。

    2.加深理解并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义,自主学习并应用相应的研究方法,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课程目标123

    写作及表述能力训练

    1.将研究成果简洁、准确、规范地表述出来。

    2.加深理解并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义,自主学习并应用相应的研究方法,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课程目标4

    学术道德训练

    1.理解学术道德和优良学风的重要性。

    2.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课程思政元素:诚信。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术道德训练,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讲授、员工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师生交流探讨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学年论文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员工写作态度、交流情况、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训练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

    课程目标123

    学年论文质量

    学年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级评定。其评价标准为:1.优秀:论文选题新颖、适度,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合理、研究方法得当;论文内容完整,论证严密且有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2.良好:论文选题有一定新意,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合理;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较为严密且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3.中等:论文选题适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比较合理;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有一定的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较规范。4.合格:论文选题较适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研究方法较为合理;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论证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论述有条理;论文格式基本规范。5.不合格: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论文内容不够完整,论证缺乏逻辑性,思路不清晰,错误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训练

    课程目标123

    学年论文质量

    写作及表述能力训练

    课程目标123

    学年论文质量

    学术道德训练

    课程目标4

    学年论文质量

     

    五、训练材料

     

     

      制订人:张玉磊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毕业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227B0020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毕业论文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实践课

    学分CREDIT

    6

    周数(WEEKS

    12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内容是在学年论文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员工的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训练、写作及表述能力训练、以及学术道德训练。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使员工能够较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掌握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点和基本规范,提高论文写作的水平,同时提高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风。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巩固并提高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熟练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点和基本规范,提高论文写作的水平。

    5.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风。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M

    M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2

    M

    M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3

    M

    M

    L

    L

    L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3.1

    M

    M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2

    M

    M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3.3

    M

    M

    L

    L

    L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H

    H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4.2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H

    H

    H

    L

    L

    毕业

    要求5

    毕业要求指标点5.1

    H

    H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H

    H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5.3

    H

    H

    H

    L

    H

     


    三、训练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对应课程目标

    训练内容

    预期训练成效

    实现环节

    周数

    课程目标1235

    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

    1.善于发现问题及相关假设、感悟问题的实质和重要性, 将问题的意义清晰地总结和表达出来, 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2.加深理解并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义,自主学习并应用相应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3.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12

    课程思政元素: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在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中,使员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课程目标12345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训练

    1.以问题为导向地学习并运用专业相关理论与方法、相关资源与工具的能力,从而研究和解决现实及理论问题。

    2.加深理解并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义,自主学习并应用相应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3.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课程目标1345

    写作及表述能力训练

    1.将研究成果简洁、准确、规范地表述出来。

    2.加深理解并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义,自主学习并应用相应的研究方法,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3.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课程目标5

    学术道德训练

    1.理解学术道德和优良学风的重要性。

    2.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员工相互研讨

    课程思政元素:诚信。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术道德训练,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

    备注

    1)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教师讲授、员工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师生交流探讨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2)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毕业论文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员工写作态度、交流情况、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训练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论文辨析思维能力训练

    课程目标1235

    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级评定。其评价标准为:1.优秀: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选题新颖、适度,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合理、研究方法得当;论文内容完整,论证严密且有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答辩时概念清楚,表达扼要简明、重点突出,回答问题正确,具有知识深度与广度,且有个人独到见解。2.良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选题有一定新意,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合理;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较为严密且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规范;答辩时概念清楚,表达扼要简明、重点突出,回答问题正确。3.中等: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选题适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比较合理;论文内容比较完整,论证有一定的逻辑性,语句通畅,层次清楚;论文格式较规范;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4.合格:能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选题较适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研究方案、研究方法较为合理;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论证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畅,论述有条理;论文格式基本规范;答辩时概念较为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5.不合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论文内容不够完整,论证缺乏逻辑性,思路不清晰,错误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答辩时概念不清楚,原则性错误较多。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训练

    课程目标12345

    毕业论文质量

    写作及表述能力训练

    课程目标1345

    毕业论文质量

    学术道德训练

    课程目标5

    毕业论文质量

     

    五、训练材料

                                                       制订人:张玉磊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

     


    《模拟面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306B1004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

    模拟面试

    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

    实践课

    学分CREDIT

    0.5

    学时CONTACT HOURS

    16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转本)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主要内容是对参加模拟面试的员工进行仪表举止、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和训练。通过模拟面试活动,使员工对面试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感受面试氛围,体验竞争现实,积累面试技巧,提高面试水平,为就业面试奠定基础;充分展示自我,同时针对模拟面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求职成功率;探求个人定位,确定求职方向,合理规划生涯目标。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员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对面试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有大致的认识和了解。

    2.感受面试氛围,体验竞争现实,积累面试技巧,提高面试水平,为就业面试奠定基础。

    3.充分展示自我,同时针对模拟面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求职成功率。

    4.探求个人定位,确定求职方向,合理规划生涯目标。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L

    L

    L

    L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M

    M

    M

    M

    毕业要求指标点1.3

    M

    M

    M

    M

    毕业

    要求6

    毕业要求指标点6.1

    H

    H

    H

    H

    毕业要求指标点6.2

    H

    H

    H

    H

    毕业

    要求7

    毕业要求指标点7.1

    H

    H

    H

    H

     


    三、训练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对应课程目标

    训练内容

    预期训练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课程目标1234

    仪表举止

    穿着打扮得体;言行举止自然,无多余动作;符合一般礼节;情绪稳定。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16

    课程目标1234

    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考官意思;口齿清晰;内容有条理并富有逻辑性,观点具有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课程目标1234

    专业知识能力

    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模拟录用职位的要求。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课程目标1234

    综合分析能力

    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且做到说理透彻、分析全面、条理清晰。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课程目标1234

    应急应变能力

    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准确,对突发问题的反应和处理机智、敏捷、恰当。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课程目标1234

    人际协调能力

    具有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明确意识,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灵活性与原则性。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课程目标1234

    自我控制能力

    面临压力时能保持足够的克制、容忍和理智。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课程目标1234

    开拓创新能力

    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具有一定变通性和独创性。

    教师指导、参与面试、考官点评

    备注

    1课程思政元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就业;职业道德;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自控能力;应变能力等。

    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通过模拟面试,让员工明确就业重要性,培养员工的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提高员工的自控能力、应变能力、职业道德水平等,增强员工就业竞争力。

    3)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采取面试前辅导、员工查阅资料、面试中点评、面试后员工总结,组织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和体验。

    4)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模拟面试关于课程思政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员工面试表现、员工心得体会等进行考察。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训练内容

    对应课程目标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

    仪表举止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模拟面试活动采用百分制,模拟面试各测评要素满分计100分。模拟面试综合成绩(100%=仪表举止(10%+语言表达能力(10%+相关测评要素(80%)。对考生低于60分或高于90分的,考官需在面试评分表中的备注栏作出说明。凡模拟面试成绩为60分以上的员工为合格,取得相应学分;凡模拟面试成绩为60分以下者,须重新参加下一届员工模拟面试活动直至合格。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如下:1.仪表举止。观察要点为:穿着打扮得体;言行举止自然,无多余动作;符合一般礼节;情绪稳定。评分标准为:好(9—10分)、中(6—8分)、差(0—5分)。2.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要点为:理解考官意思;口齿清晰;内容有条理并富有逻辑性,观点具有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评分标准为:好(9—10分)、中(6—8分)、差(0—5分)。3.相关测评要素。相关测评要素观察要点在面试试题中具体体现,主要涉及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急应变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评分标准为:好(30—40分)、中(15—29分)、差(0—14分)。

    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专业知识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应急应变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人际协调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自我控制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开拓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1234

    现场表现

     

    五、训练材料

                   制订人:张玉磊

                                          审核人:李小聪

                                                202205